第261部分 (第1/4页)

苏仕国说道:“陛下没有回答,我也知道陛下心中的答案。特别是在去年,我们石大人跋涉万里回来,我们大宋士兵的士气达到顶点的时候。我们在贵国进攻西夏受到挫折时,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如数交纳岁款。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和议在前,虽然这和议来得也不是很光明。”

辽兴宗再次脸红,苏仕国指的并不是很光明,是指当初因为元昊进攻宋朝,契丹乘机要胁宋朝,才逼迫宋朝签订这份协议的。当时差一点儿,连赵_都嫁给他了。

他嗫嚅地道:“不是这样吧,朕将贺兰山以西的地方,也归属于你们宋朝。这也就是我的底线了。”

确实他也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大底线。虽然那些地方大多数是沙漠,可也有许多地方,零零碎碎有着许多小草原和绿洲,并不是真正一无是处。现在他全部将银川平原交还给宋朝,就是他答应,他的大臣与百姓也不同意。

苏仕国只是一笑,说:“陛下,这是两国协议,不是小孩子地话语,朝令夕改。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誉。如果我们现在答应了陛下的条件。

天下的百姓与其他的国家怎样看我们大宋,怎样看我们石大人?难道我们大宋真成了你们的属国不成?陛下三思。”

说完就告辞。

他前来的目地就是将道理摆出来。至于辽兴宗听与不听,他就不管了。或者说他早料到辽兴宗不会听的。石坚这次下的汤药太重了。不但有银夏平原肥沃地土地,还有着巨大的财富。现在契丹与宋朝经济拉大到了一个无法比较的地步。有了这个机会,辽兴宗怎能放弃?或者那个与石大人有着暧昧关系地,妖邪的郡主也不甘心放弃吧。

然后苏仕国就返回了夏州。

这一次苏仕国的出行,辽兴宗虽然不认为现在石坚就会在没有灭掉西夏之前,冒然对契丹与西夏下手。如果这样,他当初也不会第一个提出与契丹加重贡币,专心对西夏了。但他还是在防范,在北河套布置了许多游骑。同时还向国内颁布诏书,命令国内再派十万大军增援。

甚至他都想到了与元昊联手进攻宋朝。可对于从白于山开始,一直到熙州密密麻麻的堡,他也感到头痛。本来宋朝在这里先后就修建了许多堡,今年从四月时起,石坚再次新建了大量地堡,现在大量蕃子涌入,石坚不差人手。至于钱吗,他身后那一亿贯放在哪里。而且还有水泥。所以修建起来很快。等到辽兴宗想到这一点时,人家所有的堡都修建好了。

也许辽兴宗在想一件事,真要事情临到头上,还是能想到西夏存在有好处的。但也不能怨他,谁叫元昊先是掳掠夹山的百姓,诱降他的大臣,连自己的妹子也不好好对待。结婚两年多了听自己地皇妃说现在妹子还是一个处子之身。怎能叫他不生气。

那就让元昊不死不活地呆在河西走廊吧。于是辽兴宗还特地下旨,随十万大军前来,还要携带更多的粮草,顺便支援元昊一下,不让他两百多万百姓饿死了。想想也可怜,一个精明地人,拥有近千万的人口。只是几年间,就败得还没有宋朝地东京城人口多了。

可是他不知道,他现在正在一步步坠入了石坚所设下的陷井。不要说他,就是耶律焘蓉也没有看出石坚地计划,只是隐隐地觉得辽兴宗这样做,恐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就在苏仕国出使契丹大营时,再次有七万宋朝士兵从陕西各地赶来。只是他们都化装成那些商人们雇来的民夫前来的。

就在苏仕国出使后,石坚将他们再次召集来,说道:“现在你们看到你的煤矿被契人开采心痛不心痛?”

这些商人也大着胆子说:“当然心痛,那可都是我们的财产。”

石坚说道:“你们也不必心痛,这个问题本官很快帮你们解决。至于契丹人开采的那些煤,也不过九牛一毛,不算什么。”

这些商人点头,确实现在契丹人能开采出来多少煤?而且他们也证明了石坚所说的话,果真下面有煤。但主要是可不能长期开采下去。而且契丹人在宋朝商人眼里,还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好招惹。

石坚看出他们的疑虑,再次说道:“没有关系,过段时间那些煤矿就全部归还于你们。那些煤权当契丹人为你们寻找煤矿所在地以及开挖矿口通道的费用吧。你们相不相信本官的话?”

这些商人又再次点头,与契丹人的强大相比,眼前的这个青年大官可是创造了无数的奇迹的。

石坚又说道:“不过本官有一个请求,向你们在座地陕西各位兄台们,借十万民夫用到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