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 (第1/4页)

一是进一步整顿朝政,使百姓不想造反,受戴朝廷。二是将一半将士换下来,有了这些将士在国内,他们能征善战,到时候天理教动乱,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当然也只能是一半,因为从陕西到龟兹,与契丹人的边境太长了,如果全部换下来,到时候契丹入侵,也没有办法抵挡了。不能防了内,不能防外。也只有这么办吧。

其实石坚还有一条好主意,他没有说。那就是成立一个强大的海军,将海路全部切断。使大洋岛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还能使两湾大陆继续通航,同时将宋人接出,再派人潜入大洋岛离间。在得不到外界地支持下,土著人与天理教或者张元的人早迟会发生冲突。最后宋朝收拾残局。那样也不过两年时间就可以再次安定大洋岛局势,还能让土著人认识到比宋朝更凶残的种族。

但花费可不小。首先现在基本上都是海客的船只在行驶,他们地船以装货为主。现在海军必须重新打造新船,这种船型以速度为主。最后增加许多冗兵与新的开支。并且只有投资,没有收益,对刘娥来说未必接受。其次那样石坚也没有必要离开朝廷,这一点石坚也不想。海军肯定要成立地,一是以后各国海运迎头赶上,大海上没有一个纪律也不行。二是有了海军可以控制海客的武器泛滥成灾,象天理教这样的组织再想得到大规模的武器将会很难。三是有了海军就可以随时威胁欧洲等国家的人。当然多余的支出也只有从厢军入手,将厢军减编,这样朝廷财政压力才会减少。可现在石坚敢动军制改革?只是等赵祯上台再说吧。

最后刘娥扮布了一系列地命令,着狄青种世衡等将军回朝,然后让石坚担任右银青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太子太师崇政殿大学士充都水监都水使者权兵部侍郎守尚书左丞判大洋岛经略安抚征讨使含山县公。

四个虚职,三个半实职,一个实职,都是三品以上的官职,还有一个实打实地县公。并且有一个同平章事,虽然也是一个假相,可总算挤入宰相地行列。如果说拿工资,现在吕夷简也没有石坚拿得多了。

石坚还在晕乎乎地,今天刘娥犯了那门子邪,不用则已,一用将自己用到如此地步。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和刘娥耍小心眼了。

刘娥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是她认为冤枉了石坚。至少现在她没有对李宸妃动什么心思,石坚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那件事,把李宸妃救出,偏偏石坚知道了,侥幸他将责任全部推到夏竦身上,拿夏竦在泄愤。她可不知道石坚知道历史上李宸妃反正比她早死近一年时间,石坚就认准了这死理,我早点将李宸妃救出,省得有意外发生。如果刘娥知道是石坚所为,别要同平章事,恐怕一下子发配到海南得了。这也是刘娥补偿安慰石坚。

二也是现在也许就如石坚所说,大乱将起,离了石坚不行,前一段时间打压得太凶,现在这样也算平衡一下。三她虽然看出石坚想要跑到大洋岛避祸,可她也不是凡人,也能看出到了大洋岛石坚同样也是天高皇帝远,万一他将大洋岛安定下来,来一个不奉诏,做一个土皇帝,她还真没有辄。所以现在给他这若大地好处,让石坚存一个想头。

还别说,众臣艳羡恭喜,石坚可还真头痛,刘娥这一招将他计划全打乱了。如果他将大洋岛平定下来,朝廷再有事,他不奉诏也说不过去了。

郁闷啊,狠狠地郁闷。

而且这一次刘娥下诏,居然一个大臣也没有反对。夏~一下子弄到磁州,没有人敢在这风头上招惹石坚。品阶低的也不敢谏。品阶高地更是知道马上大事发生,还要指望着这石坚,在这时候石坚千万不能摞蹄子不干。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过了这时间,他该干什么地还是干什么的,现在还是让他先得意一回吧。

如果有一个人反对,石坚还能顺水推舟将这些官职卸掉一大半。

不过石坚郁闷归郁闷,现在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实权,那行起事可真方便。特别有一个都水使者,那可是掌管着都水监,官虽不大,而且让六部分了不少权利,可能正大光明地对漕运与海运插手。石坚立即调动各种资源,不打无准备之仗,大洋岛虽然看似容易,可因为路途问题,不能带多少兵力,所以还是以少胜多,必须要准备好。另外他让刘娥下令,在陕西训练的三万精兵立即飞速赶往京城,他要带他们离开宋朝。再不走,他怕走不了,一旦中原起事,朝廷还会以中原为重。

刘娥听了也准旨,只是再一次惊讶石坚的智慧。那是几月前,朝廷还要似信非信的,他都在安排了。幸好现在他看起来还对朝廷忠心,否则这样的人真的不能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