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部分 (第1/4页)

家伙,还养这么漂亮的小老婆,不祸害国家是鬼!于是也在暴乱中,让百姓揍死。其他的家丁因为为了保护财产与他的家人,在与百姓冲突中死了四人,其余都受了伤。他的大夫人。也就是马亮的女儿吓得躲藏在地窖里,才幸免于难。

事情过后,连他的几个儿子也写信给他,说他虽然是好心,但办了坏事。

何必跟随太后后再,与石坚冲突?老太太需要一个贴心的手下,你不做就行了。看人家夏辣比你还要坏,这次多精明,躲在南方就不回来。但这话因为是父亲,没有好说。现在急流勇退吧。

吕夷简到了这时候,也心灰意冷了。可现在急流勇退,也退不起来了。石坚死了那么多手下,会放过他。

但城中除了吕夷简与姜遵一些大臣家中是一片狼籍,其他人家都是载歌载舞。乐的,这一次他们认为是自己逼迫朝廷更改政令的,有功劳。只有少数人家中因为有家人手伸得太长了,抢了东西,或者打死,了人,被开封府衙役找上门来,抓了起来。

老程当天就辞职,我不干了。这次我犯了错误,导致局面恶化如此。可皇上再三将他劝阻,恕你无罪。这时候你不做,谁来做这开封府尹。实际上小赵祯看得清清楚楚。与老程无关。这次是太后不知悔改,加上皇宫失火,都让百姓认为是警告朝廷,最后矛盾激化起来,连擎英的刺杀,也只是一根导火索而已。

也许是这一次出来,看到民意如此,让老太太心中有所触动,也许是老太太自然命不保夕,第二天就开始还政。让赵祯亲政,总掌国家大政。其实还是一个幌子,只不过在朝堂上看不到老太太了影子,不但在朝堂上,连大臣也见不到老太太了。可赵祯遇到大事,还得请示老太太,同时老太太对外面的情况也没有放过,派出贴身太监不断地报。

不过这又是一件另人高兴的事儿。而且赵祯第二天上殿后,立即派出专人,开始援助京城弱势群体。老百姓当晚立即放了许多烟花。

但这一天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让赵祯感到一愣。

群臣欢呼。吕夷简还站在首班,现在王曾他们都不在京城之内。

还是吕夷简为首。他等到群臣拜见完毕后,开始进奏。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赔,辨佞壬,绝女竭,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赵祯差点笑起来,为什么,因为就是吕夷简现在朝堂,将朝纲弄得乌七八糟,怎么有资格正朝纲?还有塞邪径,现在朝堂成了吕夷简的一言堂,顺昌道亡。不管好的坏的,只要反对他的就抚杀,这算不算邪径?辨佞壬,现在朝堂之上,一班忠臣到了哪去了?不过禁货赔,这一点吕夷简都能站住脚,除了权利心重,排挤异己外,其他品性还可以。绝女偈。这是好事儿,不知道母后听了会有什么感想?疏近习,这也是好事儿。不管忠臣奸臣,说得对自己也得听。罢力役,如果一条鞭法成功,这一点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以后慢慢来吧。最后一条节冗费,石坚也在动手。上一次借助商人之事,裁减了许多禁军厢军,还有冗官。

虽然所说的八条,吕夷简本人也触犯了好几条,但总的来说,这八条建议都是好的。赵祯一一采纳。群臣再一次山呼,这就叫会纳谏。特别是吕夷简的谏议都纳,况且别人。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理,赵祯这个头开得很好。连老太太在宫中听到后也不由点头,对江德明说道:“皇上大了,哀家是要还政了。你也听好了,以后要对皇上尊重。不能轻慢。”

江德明点头。不过不以为然。现在xち卜皇上亲政也只走个过场而己,他都不知道大祸临近他头上。就是小皇上肚量再大,也不可能放过他与任守忠这两太监的。

吕夷的再次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件事请求皇上恩准。”

“尽管奏来”现在皇上还对这个吕夷简心里面有些发毛,昨天八王叔不是说过吗,现在不能将吕夷简逼急了。

吕夷的说道:“臣深负皇上与太后重望,可现在国家经济因为臣的一些失误,导致民生困难,还请皇上处罚微臣。”

这叫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错了,让你处罚我。

赵祯有些闪神,处罚,他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本能是件好事儿吧不得早让他退出朝廷,可小皇帝在心中犯疑惑,吕夷简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试探?避嫌?或者是其他?、晏同叔他们关系交好,那是对人品的相互尊重。可私归私,公归公。”

说到这里,他嗟叹一声,其实石坚早就针对这个问题,不但向朝廷作出了答复,也向耶律煮蓉作出了答复。你可以利用我,我也可以利用你,但不能将感情纠葛在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