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部分 (第1/4页)

不要就拧聚力,有些汉人的野心远远超过对民族的热爱。

只要有机会,他们会为了做皇上。可不管这个,民族的前途。分裂起来的速度有可能比美国独立之初还要快。

要么跨入青藏高原,翻过青藏高原。去天堑?可能吗?因此,这一块联接之地十分地重要。

石坚对使者说了,汉朝杂匈奴各族于河北诸地,后成五胡放羊之数。唐继万荣起反霍之。终成契丹之害。更不说安史之乱,六诏之侵。请问大理皇上,何以教我?况且天无二日,地无二君,现在你也称为皇上,我们宋朝皇上也称为皇上。究竟是谁是正朔?

直接挑明了,现在容忍你,那是我们宋朝强大,一旦到了一定时候。你们大理同样也成为后患,就象匈奴与契丹一样。别要和我说什么诸葛亮。那是人家没有办法,不敢分太大的心,但你们得了势,做了什么事?别学汉朝,五胡乱华,杀了多少汉人?别说唐朝,安史之乱直接造成了强大的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契丹的崛起,使所有的汉人正式走向衰落。

这种民族政策虽然很多人鼓吹,可我不喜欢。

正治一听,这回可乱了,石坚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学汉朝诛杀所有异姓王?

有的人也建议反抗。未必没有一拼之力。可立即让其他人鄙视,反抗?且不说宋朝现在的强大,就是领军的人可是石坚本人,善阐府那么高大的城墙,只是三四天就被攻克。其实连三四天也不能说,人家根本在三天内就没有攻过城,是准备云梯。真正攻城时间只有半天。

正治又派了使者前来。这回宋军离大理只有一百里路了,而且种世衡的军队同样离大理不远,过了威楚府。

也用不着这么多军队,石坚这种做法是震摄,想不战而降。想要管理这地方,得要减少战争,降低流血与当地人对宋朝的仇恨。但一味优柔也不行。当地人会傲慢自大,认为宋朝是老好人,好欺负。

比如他前世,那些小、国家为什么敢强行占领宋朝的领土领海。不要和平发展,不会打仗,占了也没有关系,相反说不定中国召还会在他们困难时,帮助他们,振兴他们国家的经济。至于杀华侨,更没有关系了。虽然不会象明朝那样说杀得好,但一群老好人也不会生气。那么有好处为什么不占有呢?最后让它成为既定事实。中国不后面即使有一两个清醒的人,想要也要不回来了。

其实看看现在的宋朝,看看以前的国度,是何等的相似。这些小、国家只是大国博奕的一枚小棋子,动一下有多大关系。以后反而会使他们在帮腔美国时,因为忌惮,犹豫不决。

因此有了善阐府一战。战斗规模不大。但作一个姿态,别惹急了我。同样会打会杀。而且还会轻易地将你的军队抚杀。这样,即使有人想反抗,也会考虑一下,能不能反抗。

使者就代正治问话,那我该怎么做?要不要我做国主吧,想了一想。国主也不行,好象李煜也这样做过。再降一级,都督,我做大理大都督吧。坚棹不就没有了天无二日的情况了吗? 石坚听了想笑。敢情到现在还想赖在大理不走。不过现在改悔也太迟了。早当初这样自贬,就是石坚想找理由,估计也让大臣吐沫荐没了。

他说道:“不用那么委屈,我们皇帝很仁义。”

这是以进为退,先把大理这些君臣吓一吓。石坚现在看到火候,才开始宣旨。让段氏永远为大理王,至于高杨等大家族的族主分别为公候伯等爵位。还授以一定官职。只是这一条有一个先提条件,全部进京。朝廷已经花了钱,拨出一条大街,两边修建设了许多华丽的房屋。这就是大理君臣所呆的地方。

但他们比李稀鸦要好得多。一是朝廷将允诺从他们中间选择优秀的人才,优先录用为朝廷正式官职。二是可以让大理各族百姓每年选出代表看望他们,还可以自由进出京城。并不象李佛妈那样等于软禁起来。

使者回去了,石坚军队也进入大理城。

正治皇帝前来迎接,已经泣不成声,马上就要成为阶下囚了。而且很担心。李煜的例子在哪里,不但是李煜,其他许多异姓王一个个死,得莫明其妙,自己进了宋朝的京城,还不是帖板上的鱼肉,要怎么割就怎么割。

石坚安慰道:“你们不用担心,如果皇上想要对你们不利,何必允1诺,你们子民探望你们?如果你们遭害,你们子民还不会动乱?但现在是朝廷草创。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我向皇上反应。”

说到这里他也绷紧脸:“但也不要太过份。本来你们就阴奉阳违,现在阻我大军,谋害本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