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什么样的人可以为政?孔子在回答孟武伯和季康子的时候一一点评几位高足。子路果断(由也果),可以从政,总理“千乘之国”的军务(),能以片言只语断案(片言可以折狱)。冉有有才干(求也艺),可以从政,当大城市的市长(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以上两位是孔门公认的高才生(政事:冉有、季路)。子华适合当外交官(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子贡通达(赐也达),可以从政,但他的名气多来自商业领域,跟他喜欢下海货殖有关,而他在孔门的丰碑上是刻在言语这一栏。

儒家为政,无为而治()。孔子的无为而治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不同的,道家是不治而治,儒家是阶级而治。阶级而治是我的术语,意思是分阶层分级别而治理。孔子教导冉有说:事非政,家事不是国政()。阶级而治怎么做呢?在上者任用贤人(举贤才),教化民众,就无须辛辛苦苦事必鞠躬;孔子对季康子说:“举用善者而教诲无能的人,民众就努力。”(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说任用贤人。孔子的举贤不是自下而上的选举,而是自上而下的拔举,所以需要拔举人的胆魄与见识,仲弓问孔子怎么举贤,孔子说:“举用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遗弃他们吗?”(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现今的暴发户口出狂言道:“我要把天下精英一网打尽”,简直是梦呓。但人才是多多益善,孔子盛赞郑国的外交人才济济,“制定文书,由裨谌起草,世叔研究后提出意见,行人子羽修改,最后由子产润色定稿。”(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贤,不仅注重德行,还要顾及才干,否则不能胜任,孔子说:“孟公绰担当赵氏、魏氏的家臣绰绰有余,但不能当藤国、薛国的大夫。”(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德才兼备,才是人才。

再说教化民众。政,从正从文,文就是以教化脱离野蛮。孔子提倡以孝为政(),以德为政(),他指出法治与礼教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治标,后者治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为了政令畅通,而礼教和谐为了凝聚民心,孰标孰本,一目了然(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要治标,多修监狱,选拔狱卒;要治本,多办学校,培养师范。

因此,为政也讲究岗位职责。孔子对齐景公说:“君主要像君主,臣属要像臣属,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1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否则乱套。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职责分明之后就要敬业。孔子对子张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4)对子路也说过:“先之,劳之。无倦。”()岗位职责就意味着要敢于承担责任。先皇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有罪,请上天不要加害民众,民众有罪,请上天惩罚我一个人——何等豪气!周王也指天发誓说:“百姓有过,在我一人!”()民众不要这样的君主还要什么样的君主?

岗位职责就要求公务员起作用,不要这边自己尸位素餐,那边把民众做出的贡献窃取为自己的业绩。我经常听到一些人说某领导还不错,在位做了一些实事,有点好笑,哪件实事不是民众做出来的?换一千个有良心的人去当市长,那些事照样做得好。时势造英雄,三人行,必有冠军,问题是含金量如何。孔子说,哪些人不是德行高尚的官员(大臣),只是备位充数的官员(具臣);就像当今的文艺界,那么多大明星,其实是些小流星、白矮星。

在上者重要的是树正气。孔子说:“政者,正也。”(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3)“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19)将正直者置于邪恶者之上,民众就服从;否则就不会服从。(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还说过“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这就是教化的作用。

为政,继承先辈的遗产,吸收前人的成果,萧规曹随,事半功倍。在没有消化既得经验的情况下,创新是浮躁。鲁人改造长府的时候,闵子骞说:“按旧规制怎么样?何必改造?”(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深得孔子赞赏。

为政,藏富于民。鲁哀公在收成不好的年份,想加倍征税还嫌不足,有若劝他维持原来的税率,说:“百姓足,君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