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如同学习人体解剖一般,刘飞开始调阅每一架机甲的数据。

这是一门看起来非常繁复浩大的工程,但实际上,工作量并不是很大,机甲和人体一样,有着共同点,比如,机甲的标准高度是十二米,偶尔会有几种特殊的机甲为了追求某一个指标而改变数据,百分之九十九的机甲都是以十二米为标准。

人类高矮不一样,人种不一样,体重不一样,皮肤颜色厚度都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人体都会有心脏,血管,肌肉,毛孔等等,区别在于,某一些人的某一样器官特别发达而已。

机甲和人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任何机甲都有引擎,光脑,机械传动,还有全息扫描系统,武器无非也就是冷兵器,热兵器之类的,虽然错综复杂,大多都被局限在这两种之间。

刘飞从五岁开始就从书本上了解机甲,虽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机甲,但是,刘飞对机甲的了解是非常透彻的,他对机甲有着近乎天生的一种敏锐。

和解剖人体比起来,在虚拟实验室解剖机甲要容易得多,首先,刘飞不用拿起螺丝钉和扳手之类的原始工具卸掉一些零配件,而人体解剖就必须要拿着血淋淋的手术刀把尸体切割得支离破碎……

解剖机甲只需要把机甲的型号输入光脑,立刻就会得到机甲的完整数据,比如光脑的型号,引擎的型号和功率,装甲板的厚度和材质,扫描系统的分辨率等等一目了然,刘飞要做的是,只是要从那些数据里面找到自己机甲的优点和缺陷。

解剖机甲还有一个人体解剖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刘飞能够把一些机甲的资料拷贝带走,回家之后慢慢的研究,而学人体解剖,总不能把尸体也搬到自己家里去吧。

……

刘飞自己都不知道,暴力街区的那一战影响到了他一生。

一对一的胜利对他已经没有什么诱惑力了,就如同在疾风大草原面对疾风狼一般,一头疾风狼不可怕,可怕的面对成百上千的疾风狼狼群。

杀人可以杀出艺术,刘飞相信,机甲格斗也能够达到卡索说的那种境界,应该说,更容易达到那种境界,至少,在虚拟的格斗大厅,他就能够肆无忌惮的杀戮,而杀人肯定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虚拟之中,也没有完全靠格斗杀人的游戏。

如果了解了每一架机甲的性能、优点和缺陷,是不是能够以一对十、乃至以一对百?

刘飞那双深邃的目光紧盯在全息屏幕上不停泻下的数据流,一团战火在燃烧跳跃……

PS:今天还会有一章!

第七十六章 画室【第三章】

整个下午,刘飞都沉浸在机甲解剖之中,因为瓦格V3和流星N1的出现,刘飞开始懂得了比较。

一法通,万法通!

在木雕上的造诣让刘飞除了对人体解剖有着先天性的优势之外,对机甲的解剖也同样有着优势,三者之间,本就有着很多的共通性。

刘飞发现,卓尔星域的机甲理念是通过战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依靠战术上的积极主动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也是卓云机械机甲设计的特色之一。这是一种被动的弥补.但如果在程度上发挥得充分.也未尝不是另一种优势,至少这种装备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有利于降低研制费用和缩短研制周期。

刘飞发现,信息过量等于没有信息。

比如,一台强大的扫描系统能够搜索方圆数千公里的范围,而实际上,对机甲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一架机甲不足以威胁到数千公里之外的目标,却反而对机甲的驾驶者造成繁重的负荷,分析数千平方公里的目标会让信息流形成数据瀑布,给机甲的操作也会造成困惑,毕竟,要从那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本就是一种煎熬。

指挥自动化系统只负责为主战武器提供最详尽的信息,只要保障了主要打击力量的信息,其他威胁不大或一时无法打击的目标可以不必占用该系统的资源。

从对比中发现,卓云星域的机甲其实更适合近战,而精工制造的机甲更适合远程射击,比如绣花针——111就是精工制造的杰出作品。

目前机甲的隐蔽性已为各大星域所重视,但应用水平并非宣传的那么高。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因为受形体束缚,机甲的隐形还有相当的难度。一架机甲何种隐形手段,需要针对机甲的使命、在整个装备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任务来综合考虑。

从机甲的发展史上可以看出,精工制造和卓云机械其实是机甲的两种发展流派,具有非凡的代表意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