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前头已经说了,这谭大夫是个老实的,却不是个傻的。

他自打上回去过建信侯府回转,便一直在打听裴家的事情。

他在洛阳城经营了数十年,老主顾里也不乏权贵人家。

其中就有跟建信侯府同在桂平街的诚信伯家。

诚信伯姓刘,名通,原是裴天舒大哥裴天诚的一员副将。

谭大夫照例每月会到伯府请一回平安脉,这回他提前了两日上门,诚信伯夫人肖氏并未疑心,同往常一样叫来了儿子女儿,按年龄的大小排好队,好叫谭大夫一一探脉。

瞧瞧,这才像是武将的家风。

伯夫人肖氏不光丈夫是武将,她爹她哥还有她兄弟也都是武将,这么说吧,她家只要是带种的要么是武将,要么正在成为武将的路上。

她是洛阳贵妇圈里有名的爽快人,她男人得今上赐了封号诚信,大抵也是对他们一家脾性的认可。

是以,在同谭大夫话家常时,听他无意提起建信侯家,肖氏是满脸的鄙视和不屑,连掩饰都不愿意掩饰半下,然后很痛快地跟他说了半下午的八卦。

从建信侯裴天恒的莫名袭爵说到裴天舒的有意退让,直言“一门无二侯“婉拒了皇帝的封赏。

从楚氏初进门被婆婆刁难的半月见不到丈夫,再到婆婆差点儿没饿死自己的亲孙女。

反正要是听肖氏说的话,那建信侯府除了三房就没一个好人。

婆婆阴险,侯爷无能,侯夫人狡诈。

对三爷的评价就是深明大义,有勇有谋。

其实也怪不得肖氏会这样说,刘通是跟着裴天诚打天下的,自然晓得裴天舒的能耐。

至于裴天恒,没袭爵之前,真没多少人注意过裴家还有这号人的存在。

又何况肖氏同方氏还有点儿小过结。

肖氏本就看不上这不知从哪疙瘩蹦出来的侯夫人,可她男人到底是跟着裴天诚混出来的,尽管建信侯的位置换了个人,总归还姓裴。

可是自从那回她压着性子同方氏示好被冷落,就越发的瞧不上她了。

话说谭大夫对于肖氏的话保持了怀疑的态度,他面上可没有表现出来,又同肖氏闲扯了几句其他的,告辞离去。转身就去了桂平街后头那条巷里的御史中丞高秉光高大人的家里,而后又从高夫人的口中听了一件新近发生的事。

裴天舒的女儿汉寿翁主过周岁时不曾给任何一家下过请帖,就连翁主的外家也是没有的。

这就说明了,起初裴家没想过要大办,是因为今上的临时赐封,才迫不得已打开府门,迎接四方的宾客。

便有人说了,建信侯府的老封君不喜这个孙女,不喜的原因谭大夫已经从诚信伯府知晓,无需赘言。是以,压根就不想给孙女办周岁宴,连皇帝都看不过眼,才赐了汉寿翁主的封号。

还有人说了,是裴天舒不喜裴老太太的所作所为,特地厚着脸皮进宫求了皇帝赐封。

总之一句,建信侯府可不是铁板一块,自家人和自家人闹得可欢实了。

这次,谭大夫彻底坚定了要上裴天舒这条贼船的决心。无他,高大人乃是监督百官的御史中丞,高夫人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很公允的。

再者,谭大夫的心里也藏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伤心事。

谭大夫,姓谭,括弧这回不是废话。

其实他原先并不姓谭,至于姓什么连他也不知道。

老谭大夫,就是谭大夫的爹,空有一身的好本事,却始终医不好自个儿身上的顽疾——不孕不育。三十岁那年,不顾谭老太太顾全脸面借种的提议,收养了一个孤儿,资质颇佳,取名谭清。这就是现在的谭大夫了。

老谭大夫对他自是无话可说,不仅亲传了医术,还将自己毕生的家业传给了他。至于谭老太太,对他却是极为苛刻的,他幼时因此受过不小的苦楚。有一回老谭大夫进山买药材,谭老太太差点儿害了他的性命。

因此,谭大夫对裴天舒产生了一种同命相连的错觉,又加上有求于他。所以,这一次上门请脉,他积极的很。

不曾想,才进了建信侯府的大门,就有一个婆子并着小厮拦住了他的路。

“想必这位就是谭大夫吧,我们侯夫人请你去福寿堂一趟,给我们老太太请脉。”

谭大夫身后跟着的东青略显焦灼地道:“乔妈妈,三夫人肚子疼的厉害,你看能不能等谭大夫先瞧完了三夫人,再去福寿堂。”

乔妈妈一听,心中窃喜,面上未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