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1/4页)

柳致知看着楚凤歌,他打这个主意,倒是可以减轻华夏龙脉的动荡,但却造成更大范围的动荡,柳致知佩服他的勇气,但这种念头,却从未想过,这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方法。

柳致知苦笑到:“前辈的方法阻力太大,他国修者不会如前辈的意。”

“他们不过是土狗瓦鸡罢了,华夏本为人杰地灵,奈何当年那帮修士自谓上顺天命,一个个缩入洞天之中,徒使蛮夷修士横行,今日楚某倒要看看,夺蛮夷之灵脉,他们又能如何?”楚凤歌冷笑到。

柳致知默然无语,他无能阻止,也不会阻止,不管如何,他还是一个华夏人,想起那些大派躲入洞天之中,华夏数百年来,修者只有一些小角色,但这些人却为华夏的生存而抛头颅,更为广泛的却是华夏普通人,一代代浴血奋战,才有今天这个华夏,柳致知只能沉默,是啊,纵使逆天,又能说楚凤歌的错吗,毕竟人的追求有所不同。

阿梨在一旁,见到柳致知默默无语,气氛有些凝重,便开口说:“修士本不能干涉世事,但谁能说出其中对错,不提也罢,何恽度劫,看来应该没有问题,应该恭喜楚前辈,又多了一名高手。”

何恽已经到了天雷劫,众人在一旁看着,滚滚的闪电而下,舍利的清光如水,在抗击着一**天雷。

楚凤歌眼睛看着何恽,忽然说到:“我不管他是人还是魔,只要他能够为国为民就行!柳致知,你一身修为,总不至要走避世的道路?”

柳致知暗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抬起头,目光之中很平静:“人各有其志,楚将军放心,我在世间,当行世间人所行,也许有一日,我会避世,不过不是现在。”口气很平淡,根本不将楚凤歌放在眼中。

楚凤歌没有将他的态度当回事,点点头:“你所行,果然是世间常人所行,我谢谢你,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你自出道以来,的确也为国家做的不少。”

柳致知叹到:“我在世间,当然不能脱离一个华夏人的本份,洞天之中,有大魔入世间。”

楚凤歌打断了柳致知的话:“我知道,梦观山人从洞天来到俗世,不过是小丑尔,之所以让他逍遥法外,不过有用他之处,我对付外敌,总得有人牵制洞天,等我腾出手来,就是他的末日。”

柳致知没有说话,话已挑明,楚凤歌的态度已出,柳致知心中叹了一口气,楚凤歌对洞天之中的修行者丝毫没有好感,梦观山人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牵制洞天,柳致知想到了另一个人,就是蜀山弃徒邓昆,现在明白了,恐怕他能逍遥东瀛,特殊部门在背后放了他一马,所有关系因楚凤歌一句话,顿时明了。

四个人站在半空中,目光看着何恽度劫,心中却有各自想法,楚凤歌直接挑明了态度,一句话,为了华夏,他什么都做得出,哪怕巨大的牺牲,他的心中,坚硬如铁,柳致知也知道,任何语言都不可能动摇他心中念头,爱国者与爱国贼只有一字之差,楚凤歌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别人根本动不了,也罢,修者到柳致知这个程度,都有自己的坚持,柳致知的格物之道,对世俗人情依然不够圆融,本来在世间,何妨更加深入。

一念及此,柳致知明白了,格物之道,诚心正意,却要世事洞明,人也是物的一种,人间大劫,根本躲不了,那不如主动投入,以寻证道之机。

柳致知目光之中,透出一股觉悟,他以前太过于冷静,总是不自觉将自己置身世外,而不是物我不分。

回过头来,对楚凤歌说:“我明白你的心意,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事实上,你不配做一个修士,你说的不错,人在世间,总有牵挂,我不能避免,那我就陪你疯狂一把。”

柳致知接过了楚凤歌伸出的橄榄枝,楚凤歌在一瞬间,反而有些错愕,随即哈哈大笑。(未完待续。。)

180。 世事纷呈,龙蛇起陆呈手段

柳致知一言,楚凤歌哈哈大笑,阿梨和龙谓伊对望一眼,满头雾水,但也知道两人达成一个协议,接下来的事,就不需要楚凤歌操心,也不会像世俗一样,两人签下协议,仅是一种心领神会,这是建立在双方彼此信任对方的基础上,这种基础是考虑到对方能达到高阶而不屑说谎,很脆弱,又很坚固,这在于考验对方看人的眼力。

“何恽是个人材,他所修虽是魔道,但这又怎么样呢,只要他能够为国所用。”楚凤歌笑罢,陡然说了一句。

“今日过后,华夏又多一金丹高手,何恽其人,很有野心,是块好材料。”柳致知点头说到,他细想何恽的行为,点点滴滴,证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