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2页)

侯争战,与中原接触充分,又不断向北开疆拓土,因而变夏快且全面,虽然楚文化依然有些生命力,依然表现出其特色,但在长期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楚文化已具有华夏文化的内涵。而华夏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任何国家表现出混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虽然,楚国变夏较快而没有把自己打造成统一天下的军事机器,但是,由于文化上与华夏文化的充分融合,使得楚人在灭秦建汉之后,很快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相反,秦国式的军事统一却没有维持长久。楚国虽然没有抓住混一宇内的机会,或许是此时,这一机会并不成熟,楚国内部也不具备这样的军事征服机制。历史注定选择后来居上的秦人来完成。

十、三晋伐楚(4…10)

(4…10)三晋伐楚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学上的一个重要界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此为起点,更有一些历史学者(范文澜),以此作为战国起始之年。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就是三家分晋,雄据中原达二百年,一直是中原诸侯共主的晋国在三卿分晋后,最终获得了周天子的承认,列为诸侯。从此,新独立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韩赵魏在晋国都是世族,经过长期经营,势力强盛,在代晋的过程,通过斗争与合作,不仅在六卿到四卿的过程中保全壮大了自己,还在四卿到三卿过程中,联合起来攻灭了势力最强的智伯(…451)。同时,在各自国内施加恩惠,加强治理,到楚简王即位时(…432),三国得到巩固。

赵国疆域在赵献子时,赵国疆域北与林胡、楼烦为邻,东北与东胡、燕国接界,中山在其腹心,东与齐国以古黄河为界,南部和卫、魏、韩交错接界,西部和魏、韩交错接界。从赵烈侯到赵肃侯时期,随着赵国的初步发展,赵国的疆域也稍微有些扩大。战国初年,赵国主要向中原地区发展,赵国疆域扩张也主要在东部、南部与西部地区。赵烈侯时期,因齐国内乱,赵得到廪丘(今山东鄄城东北),并与韩、魏联军攻人齐国长城,赵国疆域从此越过古黄河,达到今山东东南部与河南西北部一带。赵敬侯元年,赵迁都邯郸,正式成为北方一大国。

魏国的疆域到魏文侯时主要有两块,一是西部,二是东部,西部指河东、河西地区,与秦赵韩接壤,东部指河内及黄河以南地区,与韩、宋、鲁、卫等接壤。先是治安邑,后来为躲避秦军威胁,在商鞅诈虏魏公子卯后,徙都大梁。

韩国的疆域在赵魏之间,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及陕西东部一带,西与秦接壤,南与楚接壤。北、东与魏接壤。

当时,宋、郑、卫都比较弱小了,赵、魏、韩三国在内部巩固后,挥师南顾,便是楚国。西顾便是秦国,东顾便是齐国,北顾是胡人与燕国。战国七雄初成规模,时而联合,时而战争,以争伐为能事。不过,此时,历史也进入战国,先进的铁器农具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残留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即便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世族兵赋制度也遭到冲击,生产力的发展与战争的需要,使得自由民(农民)得以大量产生。这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为日益颁繁的争战提供了充足的兵源。战争规模到战国后,迅速扩大。各国参战人数,已不是春秋时期车数百乘,卒几万人了,而是以上千乘,数十万人计。

楚简王(熊中)在位共二十四年(…431…408),即位即北伐灭莒,将楚国的版图扩大到山东半岛南部。其卒后,其子声王(熊当,…407…402)立,声王五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声王不道,被盗所杀,其子悼王(熊疑,…401…381)立。这段时间,楚国国势日衰,国无雄主,朝无贤臣。内政逐步败坏,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逐步丧失。各国内部都在进行了迅猛的变革。而这时,韩、赵、魏无论是作为整体还是个体,都是强国,他们已不满足于三晋界内。在他们看来,楚国外强中干,架子虽大,但已没有惠王时期的盛况了。

到楚悼王时期,三晋两次伐楚。第一次在悼王二年(…400),第二次在悼王十一年(…391)。悼王四年楚伐周一次(…398),九年伐韩(…393)一次。三晋第一次伐楚,史载不详,只说至乘丘而还,乘丘在今山东兖州东。应无大的战事。第二次伐楚,史载为:“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楚厚赂秦,与之平。”这说明,这次三晋与楚发生了较大的战争,且是楚战败,楚于是厚赂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