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 (第1/4页)

鞋袜,并将旧衣服扔进土坑中烧掉,然后进军营观察三天。

李延庆一共派出去四千军队,他们各自有任务,除了打扫战场的两千人外,张虎则率领五百骑兵赶去郑州管城县迎接康王赵构,张清则率一千五百人携带火油前往金营进行毁灭,主要是将金营彻底烧毁。

李延庆则来到了蔡府,拜望深居府中的老相国蔡京,蔡京在赵桓登基后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被赵恒勒令他在家中闭门思过,这也使他躲过历史上在南逃路上病故的劫难。

蔡京的相国府原在外城,内城也有一座占地十亩的别宅,赵桓登基后,他便搬回内城居住,将外宅捐给朝廷,虽然蔡京告发王黼得以免罪,但他的几个儿子却没有好运气。

长子蔡攸跟随太上皇被乱军所杀,次子早夭,五子被蛇咬死,三子和四子因涉入王黼一案而被免职流放白州,六子身体不好一直呆在老家,幼子则带着一群孙子回老家避难,目前他身边只有孙子蔡征跟随并照顾他起居。

李延庆来到蔡府,蔡征早已在门口等候,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欢迎李少保光临,鄙府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蔡征年约三十岁出头,是蔡京的四孙,曾任敷文阁侍制,赵桓登基后已被罢官,不过他深得祖父的书法精髓,书法极好,学问也不错,气质温文尔雅。

李延庆微微笑道:“衙内太客气了,令祖可在?”

“家祖在府中,李少保请随我来。”

李延庆跟随他走进府中,李延庆曾去过外城的蔡相国府,府中金碧辉煌,极为奢侈华丽,但这座内城的别宅却是另一番光景,布置十分简单,器物也略显粗陋,看起来就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户人家,着实让李延庆暗暗佩服,这个蔡京果然善于伪装,难怪在数十年间能几起几伏,确实有过人之处。

李延庆来到内宅,却见一个老者正在园子里种菜,他头戴半旧的平巾,穿一身粗布灰色短衣,下穿粗布灯笼裤,用白布绑腿,脚穿一双旧布鞋,佝偻着后背,手拿一只水瓢正在给菜地浇水,和乡下种地的老农没有任何区别,只见蔡征上前深施一礼,“祖父,李少保来了!”

李延庆不由愣住了,这个种菜的老农居然是蔡京?

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

李延庆最后一次见到蔡京是去年秋冬之际,那时蔡京虽然老迈,但多少还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可这才半年不见,蔡京的后背居然佝偻了,缩成了一个干巴小老头,完全颠覆了李延庆记忆中的形象。

李延庆看了半晌,终于认出眼前的老者就是昔日的权相蔡京。

“卑职李延庆拜见蔡老相公!”

“原来是李少保,稀客啊!”

蔡京虽然老迈,但一双眼睛却极为锐利,他看了一眼李延庆,微微笑道:“祝贺李少保力挽狂澜,立下不世战功,名垂青史!”

“这是全体将士的功劳,李延庆不过适逢其会,尽一份臣子之职责罢了。”

“李太保太谦虚了,请稍等我片刻,我们去书房说话!”

蔡京在水桶里洗一下手,用布擦干了,这才由长孙搀扶,缓缓向外书房走去。

“李少保请到书房稍坐片刻,容我换一件衣服。”

李延庆点点头,走进了书房,书房内布置得很简单,靠墙放着一架书橱,里面摆满了书和画卷,窗前是一张宽大的书案,后面是一张檀木雕花宽椅,窗边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一只官窑梅瓶,插着一枝含苞待放的菡萏,桌案上铺着一张宣旨,有文房四宝,还有笔架和笔筒。

桌案的正面墙上是蔡京亲笔所写的一幅字,只有四个大字,‘闭门思过!’

李延庆可还记得从前墙上挂的是一条横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他不由笑了笑,年迈倒是可能,思过却未必。

这时,一名丫鬟进来给他上了一杯茶,李延庆点点头,在客座上坐了下来,不久,换了一身禅衣的蔡京走进了书房,李延庆连忙起身,蔡京笑道:“让李少保久等了,请坐!”

李延庆又坐了下来,蔡京在李延庆身边的主位上坐下,丫鬟给他也上了茶,蔡京摆了摆手,孙子蔡征关上房门退下了。

“李少保,金兵虽退,但形势还是很严峻啊!”

蔡京轻轻叹了口气道:“官家被金兵掳走,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可怎么办?”

“我就是为此事而来!”

“哦”

蔡京笑道:“李少保可是想立大宁郡王为新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