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部分 (第1/4页)

牵 �

“啊?!!……”老头当场便愣住了,在他的心中,因为伏波军到来之后,所作所为,他们这些受了实惠的老百姓早就将伏波军的大头领当成了恩人了,没想到今天他却见到了伏波军最大的头子,而且还如此平易近人的和他攀谈了一番,甚至还亲手帮他卸下粮袋,于是顿时激动的嘴唇直哆嗦,赶紧对徐毅离开地方向跪下,连连磕头,口称“恩人

随着老头将这个事情说给了乡邻们之后,这些本地的穷人们也都大受感动,于是消息传开,附近一些老百姓们也都涌到了盖州城,帮着盖州城修筑攻势,搬运石料、粮食等物资,干的是热火朝天。城外一片繁忙的景色和那些如同蚂蚁一般在下面蠕动的老百姓,看着他们干地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慨的对周边的将士们说道:“大家看看!老百姓就是这样的人,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甚至豁出性命也要跟着你干,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对这些穷人们不好!这个天下历代王朝,之所以会走马灯一般的更换,就是因为他们那些上位者不知道体恤老百姓,最后才丧失天下的!你们也大多都是穷人出身,不管以后你们走到什么位置,你们也都记住,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能刻薄老百姓们!”

诸人听了徐毅的话之后,纷纷点头躬身称是,他们开始时候还不太理解徐毅为何对这里的老百姓如此宽宏,现在他们看到这些老百姓的行动之后,才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本来在许多地方,不管是官还是军,一旦有战事大多都是驱使老百姓们协助守城,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靠着暴力驱使地,但是这次他们在盖州城,却根本没有去驱赶老百姓来替他们做事,而是完全出于老百姓地自愿,但是没想到居然现在来了这么多老百姓,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有了这个认知之后,伏波军中对于纪律更加严明了许多,徐毅干脆将后来岳家军地那一个口号也给搬了过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这个来之后,一经宣传,更是让辽东一带的百姓奔走相告,举手欢庆,对于以后伏波军的展起到了相当有利的作用。

徐毅按照老习惯又在城中的医护营走了一番,探视了营中那些辽阳府一战中受伤的将士们,查问他们的伤情,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慰问,此举更是深使部下们感激。庆幸自己能有幸成为伏波军的一员。要不然跟着别人干,估计他们这些伤者早都不知道被丢到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了,伏波军地军医体系很好地保证了这些受伤将士们不会被抛弃,只要将士因战受伤,不管什么情况,都会被伏波军给抢回来,妥善进行救治。此举对于伏波军保持旺盛的士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所以伏波军将士们才敢在阵前用命拼杀,这一点是当世各**队都万难做到的。

当徐毅还没有巡视完医护营,有人忽然来报:“启禀主公!大宋钦差到了盖州城外,请主公迎接!”

徐毅吃了一惊,自己不是让人去通知了这个钦差大臣了吗?不是已经告诉了他,自己不接受朝廷赐官了吗?怎么这个钦差居然还跑到了这儿。//*/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徐毅犹豫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去见一下这个赵栩派来的钦差,如果连见都不见去了,于是便带了侯成等人。朝着南门而去。

陈东站在盖州城外,心情颇为复杂,他作为当今圣上的钦差,来这里宣旨给这伏波军的头领加官进爵,这对于一个曾经为贼者可是天大地恩典,虽然伏波军近期地所作所为确实只得表彰,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伏波军的头子居然会不接受朝廷的分封,甚至连苏州关都不回,就要打他回去,实在是太无礼了一些

陈东在苏州关没等到徐毅回去接旨。却等到了徐毅的婉拒。他很是不满,自己舟车劳顿。冒着风险出海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连面都不见自己一下,就让自己回去,本来他是想要拂袖而去的,但是仔细想想,又留了下来。

现在大宋危如累卵,虽然赵栩颇有一代明君的风范,但是大宋毕竟积弱已久,想要短时间重新振作起来,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地,他这个读书人对于这一点还是看得清楚的,而宋军在金军面前,几乎全部呈现出一边倒的颓势,作为大宋各地抗金的兵马来说,伏波军绝对堪称是个异类,不但没有被金军所败,反倒打到了金国腹地,成为了大宋抗金的一面大旗,起到了很大地振奋人心的作用,感召了不少宋人投入到了抗金的行列之中,对于大宋挽回颓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东还是很钦佩伏波军这个统领的,所以思量了一下之后,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就这么走了,否则的话,完不成这个赐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