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部分 (第1/4页)

象,对于女真人,他们天生有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女真人根本算不上开化的民族,靠的只是手中的屠刀才打下了天下,别说没门路投效女真人了,就算是金国开科取士,他们还真有点瞧不上女真人。

但是对于徐毅所立的靖海国,他们倒是有着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毕竟徐毅怎么说也是个汉人,在他们眼中,这是文明的象征,而且伏波军自从攻入辽东开始,便在和金国的交战之中,连战连胜,打得金国落花流水,这帮读书人可是明眼人,认定伏波军将很可能取代刚刚建立不久的大金国,这个时候投效靖海国,虽然算不上是开国功臣,起码也抢个靠前的位子,对于以后的仕途,将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于是就出现了大批士子争先恐后的涌入大定府的壮观场景,为了接待这帮士子们,马哲不得不下令在城中腾出一批没收金国贵族们的宅院,来安置这帮士子们,还要派人去招呼他们,伺候他们,为的就是要为靖海国赶紧招揽一批读书人为徐毅干活,要不然的话,这么多地方,就只能靠一帮军汉管理了,那可不是他这个曾经的读书人愿意看到的事情。( )

第七百一十九章 遇刺

这样,在各方的紧张忙碌下,靖海国开国大典的日期盼之下到来了。

提前几天时间,大批精锐兵将,便将整个大定府全部戒严了起来,大批毒蛇分队的队员,身着便衣散入城中各处,严密的对城中的陌生人进行布控,而且还分区分片在城中组织了大批大定府的百姓,对城中的各个区域进行监控,小脚侦缉队荣誉登场,也为靖海国建国贡献了一份力量。

之所以选择在大定府建国,原因很多,第一是这里有现成的宫殿,不用大兴土木为面子去花钱建这玩意儿;

第二大定府基本上算是和平夺取,城市没有受到破坏,基础条件完备,而且百姓数量多,也繁华一些;

第三就是这里民心所向,在伏波军进驻之后,群众基础不错,民心堪用;

第四就是这里处于中京道腹地,有一定的纵深,可以防止金军在大典的日子突袭这里,安全上有保障。

基于这些原因,大定府被徐毅选为临时都城,在这里建国,各种条件都比较完备,当这一天到来之前,城中早已是遍插锦旗,到处洋溢着一片欢庆的气氛。

但是在这种欢庆的气氛之下,却又暗流涌动,一批人却在小动作不断,试图破坏这次大典。

作为伏波军的死敌,金国自然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即便他们没有准备好,大举来攻,但是却派出了相当多的细作,到了大定府城内外,对这次伏波军的建国大典进行破坏。

在大典前夕几天时间里,大定府城内外便生了多起恶件,民房失火,哨兵被杀,战马被下毒,连水井也被人投毒,只要是金人能想到的办法,他们派出地细作基本上都想到了。

甚至还在大定府出现了大批传单。威胁如果这里地百姓敢于支持靖海国地话。待到金军杀来地时候。破城之后。将会屠城。

种种事件地生。都给这次大典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这些事情却不能阻止靖海国建国大典地进行。

在毒蛇分队地队员和龙威军全力缉捕。还有民众地配合下。大批金人细作纷纷落网。这些人一经被捕之后。立即便会被拉到城外地校场剥皮~。手段极为残酷。为地就是震慑那些还没有落网地金国细作们。让他们知道。只要被捕。他们地下场便会十分凄惨。

这样地雷霆手段展开之后。终于在大典前。将事态控制了下来。没有再生类似地恶件。为大典基本上铺平了道路。

徐毅在宫中天不亮便被马哲这个大典总司仪给揪了起来。又是梳洗又是更衣。忙活地晕头转向。

而他地穿着问题。却引起了迎春等王妃们和马哲起了冲突。在迎春看来。徐毅这一天应该显得威武一些。最好是一身戎装。才能彰显出靖海国地威风。而马哲一帮文官。则力主徐毅穿上龙袍。以示黄袍加身。双方各持一词。官司打到了徐毅这里。

徐毅当然要听迎春她们这些老婆的意见了,于是要求戎装上阵,马哲这帮司仪们才算是偃旗息鼓,不再多嘴了,不过历来朝代更迭,还真是没听说过皇帝或国王身穿戎装参加庆典的,他们只能暗自腹诽,自己这个主公确实是与众不同。

于是徐毅便倒了霉了,好久没有穿过地那身金盔金甲的行头,立即被迎春等人提前翻了出来,好一阵子打磨上光,又贴了金箔,搞得金光灿灿,为了彰显徐毅地威武之气,还特意给徐毅又搞了一副金黄色的披风,看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