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部分 (第1/4页)

复试也是一天时间,一些有本事的人不到结束,便主动交了卷子,白卷的直接拍死,这些提前交卷的人都立即被暗中记录下来,带到了宫外的别院之中安排,这些人基本上已经内定为第一批录用之人了。

而剩下的人在宣布结束之后,有得人如丧考妣,一看就知道这些人被考策给难住了,而另外也有一些人兴高采烈的,这些人也是比较有本事的人,总之大部分人都还算是没有交白卷,这比预料的情况要好一点。

阅卷的事情这一次徐毅亲自主持,马哲已经被累趴下了,徐毅看他几乎要累的吐血,干脆将怡庆和翠玉也叫过来,帮着自己阅卷,她们两个初审,抽选出有点见解的卷子给徐毅,徐毅把关一下,然后就定名次,总之一切都进行地度快。

两天时间,复试的结果便公布了出去,参加复试的人员总共七百多人,一下就录用了五百人,这个比例实在高的吓人,可把这帮士子们给乐坏了,他们这五百多人,等于是一步登天了,从平民一下摇身变为了靖海国的官员,成了有身份的人。

但是剩下的那二百多人,也没有等于被扫地出门,直接还是给了个实习名额,拉到流求岛去,充入备选人员之中,总之一下便解决了伏波军长久以来缺乏文人的困扰,徐毅相信,经过一年时间的培养之后,这些读过书的人,会很好地接受伏波军在流求岛建立起来地制度,以后会更好的服务于靖海国的管理。

对于这五百多录用的士子们的安排,徐毅没有让他们一步登天,而是每个人都给了个低级地官职,直接放到了他们辖地之内的地方,让他们去管理地方事务,并告诉他们,每半年会考核他们地政绩,对于那些无能之人,会立即解除职务,打回原形,至于贪墨之辈,就等着靖海国的酷刑伺候吧!

这帮人刚刚出仕,各个都雄心勃勃,于是接到了自己的任命之后,领了印绶,立即便分赴到了各自辖区之内,开始干活去了。

至于管理他们的人,徐毅交给了自己在流求岛培养的一些士子,让他们当一些中高级的官员,来管理这帮新任官员,真正掌权地,还是他的亲信手下,所以对于掌控自己地领地,徐毅还是有信心的。

这帮录用地读书人可比军汉要阴的多,也更有手腕,下狠心地时候,比那些军汉们还狠十倍,所以他们一接手地方事务,便让徐毅手下的那些将领们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之中脱身了出来,一头扎到了练兵的事情上。

而靖海国这么一搞,便立即尽收北方士子之心,直到结束科举考试之后,还在有一些士子源源不断的赶到大定府,这些人大多是因为各种缘故,被耽搁在了路上,没有能赶上这次科举考试

们到了这里之后,听闻考试已经结束,各个都遗憾的又没有办法。

徐毅也不可能再单独给他们开一科了,于是便设了个书院,将这帮子错过机会的士子,先给收容起来,让他们在大定府读书,顺便找了个亲信手下,管理他们,平日里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还有言谈,从中现一些能人,随时补充到官吏之中,总之现在他是要抓人才,先吧人才抓到手再说,不能让人才溜掉了。

而科举考试刚刚结束,秋收的时间便到了,因为徐毅拿下中京道一带,度很快,而且这一带没有生太大的战事,所以对当地的农业摧毁不是很严重,所以中京道一带的粮田里面大多数粮食作物,还留在田中,只是多了一些无主的公田,这样便给靖海国解决了大问题,相比一下大宋河北一带,这里算是情况好到了天上了,起码只要抢收了这些粮食,今年的军粮就有了初步的保障。

而一般老百姓们也都开始回到自家的田地之中忙活起了收割,各军都抽出了大批人手,投入到了抢收抢种之中,他们必须要赶在金军大举对靖海国用兵之前,将田里面已经成熟的粮食给抢收上来,要不然的话,单靠大定府那些存粮,是应付不了这一场大战的。

同时经过一年时间的经营,薛屠主持的辽东一带,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辽东北部因为年前防范金人反攻,盖州、辽阳府、复州一带的百姓被大举南迁到了辽东南方,所以北方是没指望了,但是南方的大片农田都被充分的利用了起来,播种上了粮食,现在辽东南方的土地,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所以整个靖海国控制的范围之内,都投入到了抢收抢种的这件事情上。

这一批新任的官员,在这件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因为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到自己的辖地里面,便立即开始督促百姓加快收割,然后又开始收购老百姓手中的余粮,虽然徐毅在大典上宣布了,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