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第1/1页)

春节前,谈了近两个星期的《大佛》的改编,最终还是没有谈拢。 跟《调音师》的情况差不多,杨逸提出的自己给剧本,以及要按照他的模式来拍,不能任意篡改他提供的剧本和拍摄思路等等要求,让孔耀杰觉得难以接受。 “石老师,没事,合作不成仁义在,而且,我们杨导还是您指导过的演员,以后肯定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乐泽翰送石艳秋去机场的时候,还在说着客气的话。 这次是石老爷子特意跑来京城,确实是很有诚意地找杨逸谈《大佛》的改编合作。 但杨逸不希望这部好电影被别人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是他不是很信任的导演,便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条件不松口。 “对,以后还有机会合作。我其实是替小孔感到可惜,他” 石艳秋欲言又止,最后摇了摇头。 杨逸的条件,石艳秋其实是想答应的。 从他的角度看来,杨逸拍的电影、电视剧,无论是从商业性上,还是从艺术性、思想深度上,都是要比孔耀杰强的。 能有杨逸出剧本,还给你画分镜图,指导你怎么拍,就相当于是跟着杨逸学他的理念了,到时候电影导演上还能署自己的名字,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就孔耀杰脑子秀逗了才会拒绝。 很显然,已经四十多岁了的孔耀杰还是没能正确认识自己,他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坚守着自己所谓的傲骨,宁愿不拍《大佛》这部他也很喜欢的电影,也不愿意接受杨逸的剧本和指导。 不过,这就是孔耀杰,如果能知错就改,他也不至于年少成名之后就一直走下坡路。 而且石艳秋也责备不了孔耀杰,因为他也是一个执拗的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石艳秋还能看得清楚何为利弊,但这个事换成是他走到孔耀杰的位置和处境,他肯定也不愿意答应杨逸如此“苛刻”的要求。 将心比心,作为曾经获过奖的导演,孔耀杰有他的骄傲很正常。 石艳秋这几年不留遗力地帮助孔耀杰,何尝不是因为孔耀杰和他的性格很像? 同时,石艳秋看到了孔耀杰在导演能力上的才华,惜才的他,才在《导演新生代》节目结束之后,把孔耀杰签到了自己的知秋影视旗下,还给他找资源拍电影。 但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番心血还是白费了。 回到魔都后,石艳秋有些身心俱疲地休息了两天。 偶然拿起手机看看新闻,才忽然发现,今天的热搜居然又被杨逸给占了不少! 而且,这些热搜跟杨逸准备上映的电影《长江7号》关系不大。 “短片?” 石艳秋看到短片两字,还以为是他们和木木影视的商谈被捅到了记者那里,但仔细一看,其实人家说的是杨逸新上线的短片《老男孩》! “#春节前杨逸再现王炸短片,马世清一首歌唱哭所有老男孩。” “#煽情还得看杨逸,《老男孩》让八零后九零后哭成了狗。”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 “#患难与共的兄弟,《宇宙探索编辑部》原班人马在《老男孩》再次重聚。” “#揭秘老男孩们背后故事,悦视上线《杨逸的导演实拍课》之《老男孩》幕后特辑。” 这些热搜,让石艳秋对杨逸的这部短片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他在网上一搜,很快找到了悦视平台的资源。 原来,这部短片是昨天就上线了的! 因为是杨逸拍的,同时在之前的预告片里就用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原班人马的宣传,所以,《老男孩》不用等口碑发酵,不用等网友们口口相传,上线不到半小时就有上百万的播放量。 现在是第二天,看过短片的网友不计其数,讨论空前热烈,自然热搜也上来了。 石艳秋点了一支烟,打开视频看了起来。 开头是一段校园剧情,石艳秋从布光和调色上就看得出来,杨逸拍的是“记忆”,很有年代感的校园故事。 不过,年代和年代还是有区别的。 石老爷子读书的年代,跟手机屏幕上这些“年轻人”所处的年代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差的不只是年代,还有世纪! 对于很多网友感慨的回忆杀,石艳秋没有太大的感触,只是觉得这些年轻人很吵闹,典型的吃饱了撑的。 他读书时候,饭都吃不饱,校园里学习气氛很浓厚,没有几个人舍得浪费精力在追逐打闹上!而且男女生之间在那个时候都是要保持距离的,即便是再调皮的青春期少年,即便是情感上有些懵懂倾慕的想法,他们也不会当众表现出来。 谁敢抱着吉他跑到女生宿舍楼下去唱歌呢? 那可是耍流氓啊! 石老爷子因为产生不了共鸣,就多少有些走神,这时候他注意到了进度条下面的时间。 “多少?三十六分钟?这个微电影时间有点长了吧?” 石艳秋有些疑惑。 微电影的时长有几分钟的,有十几二十分钟的,但一般都不超过三十分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