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神龙 (第1/2页)

10月19日,航发委内部对月表探测器进行了招标。 2013年航天局已经向月球扔了一颗嫦娥三号过去,搭载了玉兔月球车,算是一次很成功的月表探测。 但是载人登陆需要更加仔细的确认着陆位置,尤其是科研站选址,既然2921工程启动,就不会仅仅是送上几个人后就停下来,而是将月表建设计划提前。 这就需要寻找有价值的着陆区域,能够在月表发电、合成燃料等等,其中最有价值的当然是月球南极,科学界一直盛传那里有珍贵的水资源:冰。 于是航发委提出了“嫦娥四号”计划,月球南极再发射一个无人探测器寻找资源。 由于着陆点是在月球背面,所以还需要一颗中继卫星,被命名为“鹊桥”。 鹊桥中继卫星准备在2016年4月之前发射,嫦娥四号任务决定于2016年6月之前发射。 然后新远宇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是鹊桥中继卫星,航发委提出的指标只有400公斤,传输能力有限,新远提出把这个数字扩大到3吨,用新远五号甲发射过去,刚刚好是极限运力。 这样的大型卫星通信能力将上涨一个档次,顺便还能进行探测任务,新远也将为这颗卫星出资一半,将来可以共用。 另外就是嫦娥四号,3.7吨质量太保守,翻一倍到8吨,加一个新远公司的月球车上去,同样也是数据共享,还可以分开执行任务互不干扰,由新远五号乙发射。 魔改后的两个计划航天局出的资金和之前相比超出不多,对双方都有好处。 毕竟新远公司对月球毫无经验,借助这两个项目可以从航天局获得他们之前探测月球的数据,有利于后续工作开展。 最后,这些改动意见都在航发委获得通过,由五院和新远公司联合进行鹊桥中继卫星及嫦娥四号任务开发。 除此之外,航发委的天宫一期工程也正在快速的进行中。 由于天宫一期的核心舱,现已被命名为“云宫”的旅游空间站xs-62还未发射,已经上天的天宫二号还没有任何航天员进驻,只是完成一些无人小任务。 云宫空间站准备在下个月中旬发射,此时还在新远的b级基地里面进行制造,11月5日左右才会出场空运。 等云宫进入轨道,天宫二号先与其对接,然后航天局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对接,最后再由团结号将6名航天员的乘组送上空间站,提前一年完成载人航天任务。 这些工程都会在随后向世界大力宣传,它们都将在航展上展出。 新远宇航动力将参加2015年珠海航空展会。 航展虽然表面上是航空展示,但其实主要是各大企业卖货的平台,在这里可以放导弹、战斗机、坦克、步枪、火箭、雷达……拖拉机也可以展示。 展示的目的有些是想卖卖卖,也有的只是展示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刷刷名气,反正来就对了。 新远不但参展,而且还有大家伙可以看。 10月28日,进步号搭乘伊尔76,被背负着降落到了朱海机场。 这是朱海航展第一次展出货真价实的航天器,跑到两边的人们都在热情拍照。 由于是以载货为主,进步号的飞行任务并不多,它最大的用途其实应该是轨道航天器的维护,比如空间站或者大型卫星什么的,刚好可以空出来静态展览。 新远展出的航天器仅此一架,但却在展会的显眼位置要了个相当不小的展台。 各种火箭、航天器模型,即使都还处于ppt状态就足以令人挪不开脚步,还会不定时抽人送模型小礼物。 林炬本来也很想去,奈何实在走不开,他现在飞到了大漠里。 在戈壁滩深处建设的大型基地里,林炬和郭申跟着大漠基地的主任窦平,一起站在机场塔台的控制室中。 随着不断的呼号想起,一架小小的飞机从远处接近,慢慢降落在跑道上,然后林炬跟着窦平一起走下去来到了这架小飞机旁。 这显然是一架航天飞机,它的下半机身是黑色的隔热材料,机身约3.5米宽,两边有两个小小的翅膀,没有舷窗,是无人航天器。 这就是军方内部的空天飞机项目,重量8吨左右,具有侦察功能,机身上的隔热瓦还是新远生产的。 基地内部给它的代号是神龙,显然寄予厚望,但还没有进行过太空飞行,目前依然在大气层内测试的阶段。 神龙的存在是极高的机密,在前世只有在进入太空飞行时会向国际上通报一句,除了能根据火箭运力估算重量尺寸外,一张图片都没有。 但现在,它就在林炬旁边触手可及。 窦平拍了拍“神龙”的机身,对林炬和郭申说道: “这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已经进行了9年,它的目的是探索未来空天新战场,验证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本来我们觉得这是仅次于阿美的先进产物,但你们的h1一出世就将它扫进了垃圾堆。 它的空气动力学不如h1翼身融合,起飞重量和体积相差接近三倍,材料方面也有所落后,这些隔热瓦还是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