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运35 (第1/2页)

“世界第一火箭厉害吧?” “厉害厉害,这动静我看电视都觉得夸张。” “那你知道我找你是什么目的吗?” “不知道。” 长安,某饭店内,陶长宏的面前坐着黎玺,一个是运20总师,一个是长征五号总师,两人相对而坐。 黎玺:“新远二号甲三个6米直径箭体,安1250一下子就运过去了,你也设计一个,不要求运三个,运1个6米直径的箭体就行。” 陶长宏:“伱们在津沽,直接海运不就得了,哪儿用得着空运?” “……” 开玩笑,黎玺没有任何权力要求陶长宏设计飞机,两人只是正巧碰到了说说话而已。 陶长宏的603所就在长安,而黎玺是是来长安的六院基地看yf135具体参数的,然后突发奇想思考着航天局能不能也空运,结果在技术交流的时候遇到了陶长宏,两人之前都去看了新远二号甲发射,算是朋友就坐下来聊一聊。 新远二号甲的意义太重大了,只是因为cbc构型会让人忍不住忽视,航天局可是派了好多人去观看首射的。 陶长宏也去了,不过他是巧合,他是去看安1250的。 安1250降落在新远发射场的跑道上,虽然不是民用机场,但周围空域还是特别净空了。 没办法,安1250太大太大了,塔台都望而生畏。 b4043号机飞往琼州的过程中短暂地路过了一条航线交汇点,为了避让繁忙的航线降低了些高度,然后就被一架路过的客机上的乘客拍到了。 虽然保持了7000多米的距离,但安1250巨大的体型根本藏不住,让飞机上的乘客大呼小叫。 飞抵琼州的时候两架歼11b完成训练返回基地,给安1250伴飞了一会儿,一架歼11bs拍摄了另一架歼11bs和安1250的合照。 拿回基地大家一看,好家伙,21米长的歼11b感觉还没安1250的主翼长,就是一个小不点。 要知道,歼11b可是以巨大闻名的大飞机啊! 陶长宏蹲了一次安1250的载货降落姿态,感觉心里都有些绝望了。 这么大的飞机,怎么造啊! 安1250出世后,603所的领导一下就盯上了那台xw-30发动机,33吨推力,给运20用两台都有富裕。 要是他们那四台出来造运输机,就可以造一架起飞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运输机,基本就是安225这个级别。 肚子里差不多能装280吨货物,能装至少三辆99a,直接满足未来军方的一切任务需求。 另外安1250的翼梁结构也很让人眼馋,可以承受近千吨的载荷,结构设计师绝对是个天才。 新远宇航公司很明显不是国外,他们能自产xw-30,那就绝对不存在购买限制,国内可以想买多少买多少,一直困扰大家的心脏病问题,没了~ 所以603所的领导先稳住了军方,让他们不要急着买安1250,至少别买那么多,让603所造几架大飞机吧,保证比运20大。 军方立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新大型运输机必须能在运20降落的机场起降,能装下三辆99a主战坦克,也就是说载重量不能低于200吨,结构强度还必须过关。 陶长宏看着这个指标,心想这不就是安225么。 能在运20降落的机场起降,安225差不多也行,而且安225的构型也相当不错,拿来用正好,还免得冒气动外形的风险。 反正是运输机,又不要求机动性。 就是安东诺夫设计局可能有点意见,先是被安1250抄了,接下来西飞也要抄,能不能换一只羊薅羊毛? 但在603所内部,代号运35的超大型运输机项目已经立项。 最大起飞重量650吨,机舱载重最大270吨,货舱尺寸6.4米*5.2米,长度46米,装备四台xw-30发动机,最大推力132吨。 基本上就是安225的四发版本,不过货舱尺寸稍微大一些,结构也进行了加强能容纳进三辆99a主战坦克,也就是一个坦克排。 再多一辆重量上可以,但机舱强度可能不太行,不过塞几台装甲车是可以的,刚好配套。 空军领导反正已经承诺了,只要造出来造价不高于20亿,可以先采购20架。 运力是运20的三倍以上,价格却在三倍以下,所以空军其实想要的是加量不加价。 之所以给了运35的称号,是因为运30是内定的中型运输机被占用了,运40代号空军打算给安1250,所以603所的新飞机就叫运35好了。 运35的性能实际上比安225还好些,四台xw-30最大耗油量也不过每小时13吨,安225最大的时候能达到16吨,同样油量运35能比安225多飞25%的航程。 运35初步打算用3年时间完成原型机首飞,别问为什么时间那么短,因为上级已经看到安1250飞了起来,给运35的时间原本是两年,把603所骂了一顿后才改成了三年。这章没有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