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引领 (第1/1页)

7月4日的晚上,数百万人喝到了林炬和郭申在琼州航天发射场熬制了两个小时的鲜美鸡汤。 他们的话语本身并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鼓动效果,但是配合充当背景板的火箭-航天飞机组合体,却从头到尾牵动着人心。 就像郭申说的那样,不需要怎么天花乱坠的形容,当火箭竖在那里,就会让人自然地头皮发麻感到震撼。 晚上本来就是多愁善感的时间,太空在航天爱好者的心中也一直是冷寂却优美的,几相结合无数人在手机/电脑前挤出眼泪,晚上想着火箭和飞船大半夜都睡不着。 两个鸡汤炊事员的视频被连夜剪辑上传,在国内国外大量传播,配上林炬公开的一天后就进入太空,获得了极高热度。 等第二天一早大多数人起床的时候,林厂长即将进入太空的消息已经充足发酵,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 但还没等人们完全消化这个消息,航发委又丢下来一个重磅炸弹: “进步号遥六任务乘组公布: 指令长:李伟 副指令长:胡冬 载荷专家:林炬” 林炬以“新远公司航空部副总设计师”身份获得了载荷专家的名号,但这一点都被人们忽略,只注意到了副指令长的人选。 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居然看到了这个名字,但信息下面就是三人乘组的照片,那张标志性的国字脸绝不可能认错。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明明是照片,上面的人脸却仿佛时刻在微笑。 李伟在华国的地位等同于尤里·加加林,人们既希望他能再次飞向太空,又担心出现事故再次酿成惨剧。 每一次神舟任务发射乘组公布前,都会有人猜测李伟会不会再上天,后者也对外的态度也一直是“时刻准备着”,但随着一次次任务的进行,人们已经相信超过50岁的李伟可能已经与太空无缘。 但即使这样,享受了太空第一人的荣誉也不足以拥有什么遗憾。 然而此时他将要再临太空的消息一出,却让整个华国上下的心都激动起来。 当天上午,航发委在举行进步号航天飞机遥四任务发布会时,在场无论是国内外的记者都在不停举手。 “发言人先生,李伟应该是你们国家最重要的航天员,林炬也是非常重要的公众人物,他们一起进入太空是否过于冒险?” 发言人:“我们力争将每一次太空发射任务的风险降到最低,航天本就是一项冒险事业,每一名乘员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无论它来自哪里。” “时隔13年再次进入太空,李伟的身体状况还允许吗?” 发言人:“李伟一直在航天员预备序列中,身体素质完全合格且优秀,所以担任了本次任务的指令长。” “发言人先生,让李伟陪同林炬一起进入太空,是否说明贵国政府意图向外界表明不会对林炬的人身安全进行故意伤害?” 发言人:“请这位袋鼠记者出去,另外,这完全是一次普通的合作发射计划,不存在任何额外因素,我们也不会故意危害任何人的生命安全,每一个上太空的人都值得尊重。” “发言人先生!如果林炬失事了他的财产由谁继承?” 发言人:“……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 “华国飞天第一人再临太空,李伟:时刻准备着” “十三年的等待并未白费,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飞行任务” “杰夫·贝索斯:我将与2名高管参与‘新谢泼德号’首次载人飞行” “naca前工程师:进步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有多大?” “网友热议:导弹能攻击航天飞机吗?答案出乎意料。” 一天内两个大新闻,而且还是在发射前一天爆出,造成了整个世界的轰动。 两年以来,h1型航天飞机的四架不同改型执行了两位数的发射任务,不但密集发射而且从未失败,已经逐渐扭转了人们心中航天飞机不靠谱的印象。 早就有人开始科学总结过去sts(航天飞机)失败的原因,最后归结于当时的部分技术不够而非本身设计就是有问题,相反,本身来说航天飞机是比较成功的。 以阿美的sts-117任务为例,那一架发射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重量达到了122吨,而整个组合体重量才2200吨左右,载荷系数达到了5.55%。 这可是将组合体5.55%的质量送入太空,一般的火箭根本做不到,而且航天飞机可复用、固体推进器落海了也能复用,燃料罐也存在复用可能。 欸?这是不是比可重复使用火箭还要厉害? 于是支持继续研究航天飞机的声音开始变大,但总的来说,由于没有逃逸和降落伞迫降的可行性,人们还是觉得传统的闷罐子飞船最保险。 后者万一出了问题,只要逃逸器启动、降落伞打开就能安然落地,外壳能承受相当的热量和冲击,足以保护乘员的安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