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线,令尹子庚随后赶到。养叔说:“不吊丧的国家一定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吴国乘着我们国家丧葬期间来*,是认为楚国没有主事的人,必然会骄傲不谨慎。你在庸浦三面设下埋伏等着我,我亲自去诱敌。”子庚听从了他的计谋。由基边打边逃,颉儿驾着车,周旋自如,快得像风一样。吴军追到庸浦,忽然听到震天的战鼓锣鸣,三面伏兵一齐杀出,打败了吴军,生擒了吴国公子党。由基虽然立下大功,但却为屈巫的儿子、吴国丞相狐庸不在军队里而感到遗憾。

康王知道王权旁落,大臣党派纷争的害处,登基几年以内,车裂了贪污奸佞的官员,整肃朝堂的风气,修持自己的德行,操持国家大事,楚国人民富裕兵力强盛,国势渐渐振兴。楚王跟着由基学习射箭,将宫廷圈养的动物投放在野外,穿着戎装骑着马来追射,射了半天都一无所获。由基看到他很不开心,上前建议说:“学箭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一心一意,不要为其他的事情分心。现在可以射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眼花缭乱,难以专心致志。你不如平心静气,只射一种动物。”康王于是专心地射鹿子,果然满载而归。他又将由基射箭的道理用在外交上,西边和秦国搞好关系,北边和晋国化解仇怨,和晋国召开停战会盟,缔结永远的友好关系,喝血发誓晋楚两国平分霸权。而在国内建立水师,修造战船,演习水军,一心一意和吴国争夺东方的势力。

春去秋来,岁月如梭,由基不觉得已经鬓角花白,每当想起先王的托付,感到如芒在背、如哽在喉,整晚忧伤地叹息,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叛臣屈巫已经带着美人夏姬隐居了,他儿子狐庸还在吴国当丞相,这个人很有韬略智慧,所出的计谋神鬼都猜不到,经常祸害楚国,是楚王的心腹大患。

楚康王十二年,吴王余祭派国相狐庸,唆使楚国的附属小国舒鸠背叛楚国。康王以令尹子木为元帅,带兵*舒鸠,由基想亲自射死狐庸,报共王愤恨死去的大仇,主动请求担任先锋。康王和大臣们都劝他说:“舒鸠巴掌大的国家,不劳老将军亲自征讨。”由基不肯听。他的侍从兼马夫颉儿也劝他说:“小奴昨晚梦到将军骑着龙飞走了,游历五岳而横跨沧海。听星宿官说东方有将星坠落,恐怕出行不利,求将军不要去。”由基骂他妖言惑众。颉儿抱着他不肯放,嚎啕大哭,眼泪哭干了流出血来。由基不忍心,假装生气说:“我已经决定了,如果再劝阻,就按军法处置。” 颉儿悲伤地告退,主动请求作为祭祀品,好去禀告神明,保佑楚军获得胜利,他在祭坛上自刎,血溅在楚军的大旗上。由基哀痛地抱着尸体倾诉:“我年纪大了,苟且活在世上,也不过是白白老去,楚王世世代代对我恩情厚重,活着不能杀死叛臣为国家报仇,黄泉之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楚庄、楚共二位先王?现在有机会和吴国交战,是我每夜盼望、求之不得的事情,我哪里还敢爱惜这具老朽的身体呢?”

吴王看到舒鸠被楚国*,让相国狐庸和他弟弟夷昧领兵援救。楚军在舒鸠的离城外面扎营,双方僵持了七天。偏将军子僵建议说:“现在深入敌人后方,待得太久对我们不利。不如用小股兵力前去诱敌,再用精兵围歼他们。”子木听从了。由基说自己熟悉诱敌的事情,请求和子僵一起去。子木知道他心意已决,拉着他的手说:“老将军你千万要保重!”

由基在阵前挑战,大骂狐庸是叛国贼的儿子。狐庸笑着说:“我看将军已经老糊涂了,恐怕你的神箭也不中用了!今天如果能射到我,方才显得出你有本事。”说完驾着车往后退走,快得像追风赶月。由基愤怒地追赶他,追了很久都在射程以外。

忽然传来轰轰的车轮声,四面铁叶车将他团团围住,上面都是江南射手。由基被铁壁围困在中心,成了众矢之的,满天箭矢像蝗虫一样四面扑来,大概这辈子射出去的箭,全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尸体被箭簇拥着,竟僵立着不能倒下。共王曾说他必定会死在他人的箭下,果然是应验了。

由基的魂魄灌进彤弓里,彤弓光彩四射,凌空飞起,吴人去碰的都受了伤。当时有神龙从天而降,衔着彤弓,乘云驭风地飞走了。

子僵看到养叔死去,便领兵诈逃。狐庸怀疑有埋伏不肯追。夷昧性格冒进,率领倾城兵力追击,到栖山谷底,子僵杀个回马枪,埋伏的士兵一齐涌出,杀得吴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吴军吃了败仗逃跑,撤回到自己国家,子木于是灭了舒鸠当作楚国的一个县城。

令尹子木听说由基战死,悲戚地向他祭酒。子僵安慰他说:“养叔自己太过狂妄,属下劝他也不听,他的死纯属咎由自取!”子木气得变了脸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