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的姿势有点别扭,发力不够。

在以往,楼成主要看第一层阶的职业武道赛和五大头衔战,而外罡境与高品丹境的战斗已是非人层次,用著名毒奶解说贺小伟的描述就是,每一位外罡境强者至少都相当于一辆主战坦克,不用武无第二的荣誉让大部分武道狂彼此消耗,对国家稳定是很大隐患。

正因为如此,加入武道社之前,楼成对低阶“丹境”和“炼体境”的战斗看得比较少,仅知道常识,了解不够深入,但经过观摩全国大学武道会分区赛和这两天的二三十场比赛,又有了属于自身的实战积累,对类似战斗的眼光开始变得犀利。

“擂台之路看来真是久疏战阵,步法和姿势还显得生疏,造成发力不够,对面要是再厉害一点,他就没这么轻松了,不过他这些年忙碌于生意场也没荒废锤炼啊,体力、力量和敏捷都保持得不错,再经过两三场比赛,应该就能恢复全盛时七八成的水准了。”楼成在心底分析着状况,转念却陷入了思考,“如果我与他交手,我该怎么应对,怎么破招……”

此念一起,他的脑海里重构了比赛的画面,将那位业余四品的选手换成了自己,再现并分析着“擂台之路”的一招一式,推衍着该采用的手段,模拟着实战,不知不觉间,“擂台之路”一脚将对手踢出了擂台,结束了比赛。

“一拳之路”当即为他的胜利姿势拍照,上传到直播帖子:

“路爷三分钟击败对手!”

楼成中止了模拟,看了一眼照片,只见“擂台之路”的额头有明显汗水,正顺着脸颊下滑。

“他的体力还是有不小问题啊,这可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楼成微微颔首,目送两位坛友离开,起身到服务台索取了一份纸质对战表,寻找起刚才那场比赛的信息,以查看“擂台之路”的真实姓名。

“……173号,周远宁,二十九岁,职业九品,黑山省人,擅长‘九霄神风诀’之‘呼啸八形’……原来‘擂台之路’快三十了啊,他以前有个知名武者做师父似乎是真的,呵呵,他吹的牛*逼看来都有真实成分,顶多夸张了不少……”楼成顺手又要了份“擂台之路”的详细资料。

“九霄神风诀”在民间有个不够准确却通俗易记的称呼——“风部绝学”,传承了“呼啸八形”的“擂台之路”即使没正式拜师,也应当受过知名武者的指点。

收起资料,楼成去别的擂台看比赛了,等他远去,服务台的姑娘们趁空闲的间歇,又一次交头接耳。

“我查了下,他又赢了!看来真是有实力的高手。”

“嗯嗯,多半不屑于参加业余定品赛。”

“这种性格的男孩子我最喜欢了,不知道他明天会遭遇什么样的对手,你说我们要不要把他的比赛推荐给观众?”

“还是再等一等看一看吧,免得浪费感情。”

几位姑娘讨论得兴高采烈,这种自己发掘出来的高手比官方宣传的强者更有亲近感。

…………

看了一场又一场比赛,楼成脑海里渐渐充斥满各种各样的招式,心里不断演绎着自身的应对,到了四点的样子,他终于坐不住了,出了武道场馆,回到住宿的酒店,将外套放在房间里,自身去了附近的小公园,开始一招一式地演练刚才预想的应对,面前似乎有位假想的敌人。

暴雪二十四击被一击击拆开,“狂风暴雪”“大雪崩”这三组招式本身的内部顺序被打乱,不断重组,练到酣处,楼成眸子深处一片冰冷,平静到可怕,可拳脚却呼啸有声,疯狂凶猛。

架势一变,他不再按照三组招式的限定来重组,而是把所有二十四击完全打乱,按照预想敌人的招式信手拈来,随意整合,从开始的青涩杂乱,发展到后来的意象再具。

“暴雪二十四击”的招式划分本来就是针对初学者,便于尽快掌握,核心其实是三门观想法——“狂风暴雪”,“寒意入骨”和“大雪崩”,以此为根基,可以自行组合二十四击里的每一击。

劈拳,肘击,低踢,炮拳,快掌,贴身之靠,连环打出,脆响不断,风声呼啸,竟有轰鸣之感,像是雪山崩塌,浩浩荡荡,掩埋一切!

“呼!”楼成收回拳脚,摆出最后的架子,吐出一口白气如箭。

他脸上浮现明显的喜悦,下腹暖洋洋一团,金丹分流着冰火,抚平着疲惫。

终于有了“暴雪二十四击”登堂入室的感觉,融会贯通了不少!

在附近随意吃了晚饭,楼成回到酒店,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连接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