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增援之后,陶应更是有了重演小霸王奇迹吞并江东的底气和实力,所以今天陶应才会来到长江岸边,眺望江南盘算计划,但是现在三国中绝对算得上一流战略家的鲁肃竟然提出反对,陶应难免有些紧张了。

“原因有三。”鲁肃答道:“第一,我军准备不足而敌有备,攻取江南,我军粮草、船只和武器都准备不足,而袁术派遣陈芬率领水师东下后,刘繇为防止万一,也已经从牛渚调遣部将张英率领水师南下,监视陈芬动静,同时加强了丹徒军力,防范我军南下的准备十分充足,使我军失去先发制人的先机,南征刘繇不仅急切难下,后继更是乏力。”

“第二:徐州五郡远比江东重要,现在徐州五郡内部不稳,隐患重重,外部强敌环视,对徐州虎视耽耽者比比皆是,公子不图消弭内患,稳定基业,反而南下去夺他人土地,岂不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倘若公子渡江之后,江南不得,徐州又有闪失,那公子安所归乎?”

说到这,鲁肃也是顿了一顿,又警告道:“况且依肃之见,徐州五郡其实远比江东重要,顺帝时普查天下人口,徐州五郡有人丁二百七十九万,恒帝时增加至三百余万,吴郡与丹阳郡总人口仅有一百三十三万。现在徐州虽然经历战乱人口锐减,但是刘繇仅仅占有吴郡西北与丹阳东北等十余城池,人口、钱粮与土地都远远不及徐州五郡,公子若为了贪图刘繇土地而废徐州五郡,岂不是舍大而逐小,得不偿失?”

陶应不说话,只是继续静听,鲁肃也不怕陶应爱听不爱听,又道:“第三,以目前形势,袁术也绝不会坐视公子你攻取江东,袁术与刘繇敌对已久,早有吞并江东之意,公子你如果渡江南下去攻刘繇,那么袁术必然立即出兵南下,再来一个趁火打劫,届时我军即便攻灭刘繇,整体实力远在我军之上又准备充足袁术大军,也必然要拿去最大利益,而我军不仅最多只能得到少许利益,还会让袁术乘机在江南立稳脚步,引狼入室,白白为袁术辛苦一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陶应终于开口,缓缓说道:“我在战略方面,确实欠缺太多,有些事,也不是照本宣科所能办到的。”

说完这番话,陶应将手中的刘繇军南岸布防图顺手扔进滔滔江水之中,转头向鲁肃说道:“烦劳军师代笔,替我回书刘繇,就说我军已经与袁术停战言和,不能背信弃义落下千古骂名,无法答应他的结盟请求,还请他多多见谅。再告诉刘繇,如果他愿意,徐州军队也愿意与他缔结互不侵犯和约,开边市通商贸,允许两家百姓自由来往贸易,永不刀兵相见。”

“诺,公子此举有利于刘繇减轻正北压力,想来刘繇不会拒绝。”鲁肃点头答应。

陶应又回头,走到正在饮酒谈笑的章诳和臧霸等人身边,向章诳拱手说道:“章老将军,现在广陵战事已经结束,晚辈决定不日就率领君子军北上,返回徐州去向父亲交令,晚辈走后,广陵郡就拜托老将军了。晚辈回到徐州之后,也会向父亲替老将军请功,请父亲加封老将军为广陵相。”…;

“广陵相?”章诳大喜过望,广陵可是全天下数得着的富郡,现在即便有些残破,能够统管广陵也远胜过给曹豹当副手啊!所以章诳赶紧离席起身,向陶应行礼道谢,又假惺惺的说道:“公子抬举,末将实在愧不敢当……。”

“老将军不必谦虚。”陶应摇头,微笑说道:“广陵不仅是徐州的钱粮重地,还是战略要冲,西有袁术南有刘繇,最是紧要不过,不把广陵托付给老将军这样能征善战的老将宿将,晚辈与父亲都不敢放心啊。”

“那末将就多谢公子了,公子大恩,末将没齿难忘。”这次南征基本上是打酱油的章诳喜形于色,向陶应再三拜谢,旁边的臧霸和孙观等人更是羡慕万分,不过这次南征他们连酱油都没有打上一壶,所以倒也没有觉得陶应赏罚不明,对自己们有所歧视。

“老将军请起。”陶应搀起章诳,又拍着章诳的手叮嘱道:“老将军,广陵紧邻大江,大江之上水匪猖獗,而我军水师多年不战武备不足,水兵缺乏训练,战船陈旧稀少,所以老将军在广陵一定要注意水军问题,要多多操练水兵,多多打造战船,以便我军将来肃清江上水匪。”

“公子放心,末将一定谨记公子吩咐,大力打造徐州水师。”章诳不疑有他,一口答应。鲁肃则微微一笑,心知陶应狼子野心,始终还在贪恋着江南富庶土地。

敲定了让章诳留守广陵的决议,陶应又和臧霸商量了一下撤兵日期,决定在三日之后收兵返回徐州,以免徐州主力过于南倾,给北面敌人以可乘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