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出兵!马上出兵追杀!一定要把这支徐州队伍杀光杀尽,给刘辟将军和龚都将军报仇雪恨!”

………………

当看到刘皇叔的队伍潮水一般涌来时,咱们正在幻想着今天晚上终于可以吃一顿干饭的杨长史当场又尿了裤裆。贾诩也是放声大吼,“被识破了!快!快往树林里跑!董国舅公明将军你们优先保护天子,必要时刻可以报出天子身份,量那刘备奸贼也没有胆量伤害天子!”吼叫着,贾诩第一个拍马冲向河岸旁的树林,咱们的杨长史第二个拍马跟上。逃得比任何人都快。

这是一场强弱悬殊到了极点的战斗,已经仅剩七十余人的汉献帝队伍大都已经被饥饿和疲惫折磨得筋疲力尽,连逃命的速度都快不起来,刘皇叔的队伍却多达千人以上,还都已经得过一天多时间的休整,并且已经饱食过好几餐,体力已经大为恢复,所以当汉献帝的队伍好容易逃进树林时。刘皇叔的队伍就已经追到了树林边缘。还又毫不犹豫的冲进树林见人就杀,徐晃和董承奋力苦战。却又挡不住刘备军的不断涌上,普通士兵更是迅速被数倍的敌人包围,眨眼之间就被砍成了肉泥之酱,树林中杀声四起,哭喊震天,血肉横飞,残酷惨烈得让人不忍卒读。

当然了,哭喊声中当然不可能包括咱贾老毒物和杨长史的哭喊,当把汉献帝的队伍带进了树林后,始终停留在树林边缘的贾老毒物和杨长史又马上离开了战马行动不便的树林,从树林外的开阔地带逃向南方,留下包括汉献帝和伏后在内的队伍在树林里当诱饵,吸引皇叔队伍的全部注意力。不过当杨长史好不容易追上逃得比兔子还快的贾老毒物时,两人见面还是有些尴尬。

“文和先生勿怪,在下是徐州重臣,刘备奸贼肯定饶不了在下,所以……。”杨长史尴尬笑着这么说。

“仲明先生勿怪,在下不熟悉汝南地理,和天子跑散了……。”贾老毒物也是尴尬笑着同时这么说。而话还没有一起说完,杨长史和贾老毒物又都一起大笑了起来,还伸出手握了一握,一起微笑着说道:“先到淮南报信要紧,天子的事慢慢想办法,要是我们也被刘备奸贼害了,那就连一个报信都没有了。”

“嘘!”杨长史忽然又竖起了一根指头放在嘴边,示意贾老毒物安静,贾老毒物大惊,开始还以为是刘备军追了上来,可是仔细一听后,却隐约听到了歌曲之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诗经》开篇?这荒山野岭,怎么有人把《诗经》的开篇当做曲子来唱?”贾老毒物惊讶说道。

“君子……。君子……。”咱们的杨长史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了,结结巴巴了半天才大吼道:“君子军!君子军!是我们徐州第一军君子军!普天之下,只有我们徐州的君子军,会把这首诗词当做军歌来唱!哈哈哈哈……,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确实是君子军来了,不过片刻时间,排成五支横队的君子军就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君子大旗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恶趣味副旗迎风飘荡,蹄声如雷,战马如龙,队伍似墙,奔腾如流。而当看到这个画面时,咱们的杨长史也干脆利落的从战马上摔了下来,摊开五肢躺在地上仰天狂笑,“终于不用再喝野菜粥了!终于不用再喝野菜粥了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 谁哭谁笑

“禀主公,末将等已经搜遍了方圆二十里可以藏人的地方,但还是没有发现天子和皇后的踪迹!”

“禀主公,柴山大营的大火已经扑灭,从后营水井中找到了两名未被烧死的贼兵,据他们交代,大耳贼撤退时没有返回柴山大营,只是派人上山传令,命留守大营的孙乾简雍立即放火焚毁大营,率领营中兵马下山而去,去往何处二人也不得而知。请问主公,是否亲自审问此二人?”

“报——!启禀主公,三将军命小人禀报主公,我军轻骑追上孙乾、简雍率领的贼军之后,轻易将贼军杀败,但当时天色已然全黑,贼军溃散后大部奔入树林,借夜色与树林草木掩护四散奔逃,我军轻骑在丛林中行动不便,搜捕效果甚微,尚未发现天子下落。三将军本欲放火烧林,逼迫贼军现身,但又恐烈火危及天子,故而不敢擅自行事,只派小人请示主公,如何行事?”

陶应抬头看天,见今天的夜色果然和自己一贯的运气一样——漆黑万里,不要说是月亮了,就是星星都看不到一颗。苦笑着叹息了一句自己的运气简直和杨宏差着十万八千里,陶应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向传令兵吩咐道:“去告诉陶基,说他做得对,虽然孙乾和简雍的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