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 (第1/4页)

“主公,臣下认为不妨派遣一军出营,攻打曹贼后队借以试探。”逢纪建议道。

“不必浪费兵力试探。”沮授站出来反对道:“不管曹贼是真退还是诈退,都必然有精兵劲将殿后,以防追兵,我军派遣小股队伍出营试探,都不过白白送死。”

“公与先生言之有理。”崔琰也站出来说道:“况且兵书有云,兵半渡而击之。曹贼即便是真退,我军的最好出击时间也不是现在,而是曹贼主力渡河之时,臣下建议,我军不妨一边多派斥候细作探察曹贼队伍动静,一边以精兵居前,多带长盾采取守势缓缓而进,也拿下被曹贼放弃的营地建立军寨,保持与曹贼队伍的距离,然后再见机行事。”

缺少主见的大袁三公最喜欢的就是崔琰这种折中的建议了,当即拍板道:“季珪之言,正合我意,可命高干率领两万步兵缓缓追击,先拿下曹贼营地,建立营寨,然后再见机行事。还有,各营各寨加派双倍斥候探察附近情况,一有异常,立即报我!”

袁绍军众文武一起唱诺,沮授则又建议道:“主公,为防万一,应该让文丑将军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侯命,时刻准备出击应变。再令斥候仔细清点曹贼营中炊烟灶火数量,以便时刻摸清曹贼队伍的兵力变化。”大袁三公一听十分满意,立即依计而行。

小半个时辰后,大袁三公的外甥高干奉命率军出击,两万步兵多带长盾硬弩,列起相对便于机动的衡轭阵形,缓缓向曹军后队发起追击,另万余冀幽铁骑马不离鞍,士不解甲,在冀州军目前的第一名将文丑率领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应变。同时袁绍军各营各寨也加派了双倍斥候出寨,严密巡视侦察周边动静,严防谨守不给曹军偷袭机会。

曹军斥候探到袁绍军动静,飞马将情况报到曹老大面前时,曹老大先是冷笑说袁绍匹夫终于有了点长进,然后也不下任何命令调整改动,只是领着精锐战兵缓缓而退,掩护主力队伍向黄河渡口不紧不慢的撤退,始终与高干率领的冀州追兵保持三十余里的距离,不肯为了高干这两万步兵浪费时间与战机。

当天下午申时左右,曹军主力顺利撤到了建有两道浮桥的仓亭渡口,曹老大一声令下,曹军主力立即行动了起来,一边挖掘壕沟,用随军带来的木材修建营寨,一边在南岸队伍的协助下新抢搭三道简易浮桥,同时调集了大量的舟船到渡口北岸听用,以便大军快速撤过南岸。高干率领的袁绍军步兵占领了被曹军主动放弃的营地后,也不再向南挺进,只是利用曹军原先挖掘的壕沟与堆砌的垒墙抢建营寨,以便稳妥屯兵,曹军撤退的第一天两军都是抢修工事,并没有发起一次交战。

大规模的交战没有,以什伍为单位的斥候战却从未停歇。为了侦察敌人的动静和不让敌人掌握自军的真实情况,两军斥候在旷野里、树林中、丘陵上,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厮杀。一会是袁绍军的大股斥候追着曹军斥候伍队砍杀,一会是得到大队增援的曹军斥候撵着袁绍军的斥候屁股打,刀来枪往,箭镞飞驰。暗箭陷阱埋伏反埋伏之类单兵小队战术层出不穷,不到一个白天就有上百名两军斥候血染沙场,失踪被擒者也多达好几十人。但相对起来,单兵战斗力出色的曹军斥候明显要占上风,伤亡被擒的数字也比袁绍军明显要小许多。

袁绍军的斥候再是不济也有一定斩获,伤亡虽大好歹也给大袁三公抓来了七八名曹军俘虏,但很可惜的是,这些曹军俘虏没有一个人知道曹老大下令撤退的真正原因,所以袁绍军那怕是用尽了酷刑折磨这些倒霉斥候。也没有弄清楚曹军到底是为了什么突然撤兵,更不知道盟友徐州军队已经打到了那里,唯一只知道曹老大只是下令撤退到黄河渡口背水结营,并没有颁布渡河时间。

“这个陶应竖子,怎么也不派一个信使来联络一下。起码也得让我知道你现在到了那里吧?”不明敌情之下,大袁三公还骂起了不肖女婿对消息传递工作的不够重视,却全然没有替女婿考虑过现在要想快速传递消息有多困难和危险。

与坐立不安的大袁三公不同,冀州军目前最得力的两大智囊沮授与崔琰就显得要镇定得多,一边一再劝说大袁三公稍安勿躁,指出曹军要想撤兵非一日之功,一边不惜代价的派出斥候严密监视曹军动静,并一再要求斥候务必仔细清点曹军炊烟数量,以免出了名奸诈的曹老大来一个暗渡陈仓,悄悄在夜间将军队撤过黄河。

当天傍晚的曹军灶数当然与往常无异,都是大约六千余灶,到了第二天清晨的大食之时,让沮授与崔琰等人惊喜的事发生了,曹军的灶火数量竟然锐减到了约五千灶,这也就是说,曹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