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部分 (第1/4页)

桑��攀切熘菔菇谕诺氖啄浴!�

庞统点头,然而让卧龙凤雏两大智囊张口结舌的还在后面,当穿着官服的九江名士蒋干先生出舱之后,貌不惊人的李郎将军竟然连礼都不行一个,背着手就大模大样的抢先下船,还毫不客气的向蒋干先生吩咐道:“大人,叫他们把该带的东西都搬下船,你也检查一些该带的信札公文是否带齐,遗漏就麻烦了。还有,叫他们把我的行李带上,我懒得回舱了。”

被一个下属如此呼来喝去,能力差品德好还谦虚好学的蒋干先生也毫不生气,只是按照李郎的安排吩咐从人行事。见此情景,诸葛亮和庞统的眼睛几乎瞪出眼眶之余,心里也不约而同的升起一个念头,“这家伙是谁?怎么就好象他才是徐州使节团的首脑一样?”

“怎么是这个贼子?”看清李郎将军的容貌时,诸葛亮身后的随从亲兵史云风顿时大吃一惊,赶紧压低了声音,向诸葛亮禀报道:“军师,这个贼子小人认识,他就是李郎,徐州长史杨宏的亲兵队长!当初小人进徐州大营刺探军情时,就是这个贼子帮着杨宏匹夫坑害了我军!”

“是他?”同样听说过李郎将军鼎鼎大名的诸葛亮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低声问道:“确认是他?没有认错人?”

“绝对没认错!”史云风点头,又咬牙切齿的说道:“绝对不会错,这个贼子的丑恶嘴脸,就是化成了灰我也认识!”

诸葛亮和庞统又惊讶的对视了一眼,接着诸葛亮先是命令同样被李郎认识的史云风退后,小心别被李郎看到,然后才向庞统低声说道:“士元,这事有些不对,或许我们的计划要被迫做出调整。”

“为何?”庞统赶紧问道。

“官渡大战时,亮因为曾经在杨宏身上吃了大亏,便花了些力气研究此人,也无意间从中知道这个李郎的一些事。”诸葛亮向远处的李郎努了努嘴,低声介绍道:“这个李郎原是徐州沛国相县守将韩直的麾下士兵,陶使君讨伐陈梁汝南的黄巾贼时,他随军出征,颇有微功,被陶使君提拔为都伯带到了彭城。后来杨宏杨仲明弃袁术投奔陶使君,不知为何这个李郎就弃了都伯职位。到杨仲明的麾下做了亲兵队长。”

“再后来,这个李郎陪同杨宏屡屡出使各地,北上冀州为陶使君向袁本初求盟求亲,随同曹孟德西进迎接圣驾,为陶使君捞取朝廷重职,招揽贾诩、徐晃等文武人才,还曾经出使过荆州,用尽各种手段把景升公的大公子拉到了徐州军一边,也曾陪同杨仲明到张济营中为景升公招抚西凉军得手,后来又几次出使冀州化解陶使君与袁本初的裂痕。陪同杨宏招降麹义、赵云等冀州大将。甚至就连关羽将军遇害,他也在其中出力不小!”

“以他的功勋资历,现在在徐州军里至少也能混上一个牙将,甚至都尉都有可能!”诸葛亮又低声补充道:“但怪就怪在这里。不管他立下了多少功劳。获得了多少的赏赐。他的职位就一直没有变过,始终都是杨仲明亲兵队长,与杨仲明是出并骑、寝并帐、食同几。就象徐州重臣杨仲明的影子一样,在徐州外交战场上屡建奇功的杨仲明走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有杨仲明的地方就有他!有他的地方就有杨仲明!”

“那他为什么这次会随着蒋干出使荆州?”庞统心中一凛,然后突然醒悟了过来,低声道:“难道说,孔明你怀疑,徐州长史杨宏杨仲明也来荆州了?只是没有公开露面,让蒋干当幌子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杨仲明在暗地里执行陶贼的离间毒计?这个李郎,则是杨宏与蒋干之间暗中联络的信使?”

“很有这个可能。”诸葛亮点头,又脸色阴沉的说道:“看来我们都太低估了陶使君的精明与谨慎,他料定蒋干的使节队抵达荆州后,很可能被荆州队伍严密监视,不方便做一些见不得人的肮脏勾当,所以干脆就让使节团一明一暗,明里让蒋干率领,吸引荆州军的注意力,暗地里则由得力心腹杨仲明出面,执行他的离间毒计!我们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到蒋干的队伍身上,就非得中计不可!”

庞统缓缓点头,然后飞快说道:“孔明,应该请蔡瑁将军多派人手,盯紧这个李郎的一举一动,如果杨宏真的已经到了襄阳,李郎肯定会设法和他取得联系,我们盯紧了他就有机会顺藤摸瓜,揪出暗藏在襄阳城里的杨宏!”诸葛亮点头称是,然后立即命令史云风去与配合己方行事的蔡中联系,让蔡中多派人手,在暗中重点盯防李郎。

……………………

这里大概介绍一下诸葛亮和刘皇叔的原订计划,因为不知道陶副主任的离间毒计下一步怎么走,加上离间计十分难破,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