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 (第1/4页)

“为什么?在你心中,那个只会利用你的人就这般的好么?他临时时还不忘以一句交待束缚逼迫着你,即便如此,你却还是甘心情愿为了他一句话痛苦挣扎至今。为什么?他根本不值得你如此。”

一反先前情绪外露的话语,启仙帝脸上表情归于平静。

声音已是舍弃了一切起伏,没有半句诘问,不带半点喜怒,却听来句句好似质询。

一声声,一句句,每一个字都好似锋利的匕首一般,划开上官敬心底深处脆弱的坚持。那本是支持他一直活过来的借口,那本事支撑他一直不放弃的理由。

第四四八章 偈语真相(三)

“……”

上官敬定定看着眼前面无表情的年轻帝王,心中闷闷的感觉挥之不去。

不可否认,对方说的话,句句属实。只是上官敬此刻发觉,自己的心情却有些莫名难辨。

他本该因为心中旧伤被这位“仇人之子”无情揭开而感到愤慨怨恨的。然而为什么?为什么他心中此刻更多的却是失望与难过?

为什么,为什么一直总是温和对他笑着的陛下,一直体弱多病却还常常反过来关心他的陛下,如今却是这样的打击着他?

为什么要用“仇人之子”与“先皇”这样的字眼将彼此关系分得如此泾渭分明、两相对立?

即便他确是对太后心存怨恨、对陛下也是极少和颜悦色,然而他自问对于陛下,事无巨细,十几年来他都是全力以赴的。

何况他曾经真的以为陛下是个宽厚仁和的帝王,虽然懦弱太过,但至少是个仁君。谁知而今看来,一切都只是伪装。

一想到对方的和颜悦色全是装成,上官敬心中又是一阵被人欺骗的不悦。

然而,下一刻,上官敬心中刚刚腾起的不满却被尽数驱散,只为了面前的帝王那满是寂寞与失落的话语,“若非先皇嘱托,在国相眼中,朕也不过是一个仇人之子。怕是比洛青表弟好不到哪里去吧?不,怕是还不如他——辅佐教导了朕十几年,国相可曾记得朕的名讳?舅舅,可曾记得我这个外甥的名字?”

“我……”

再次语塞,上官敬欲言又止。

看到上官敬这般犹疑反应,启仙帝笑容愈发显得苍凉,眸中的光彩登时消散了大半。

抬起手缓缓拭去自己唇边血迹,启仙帝漫不经心瞥了一眼远处的太后,尚带着一抹殷红的唇角扬起,看似漫不经心、听起来却满含讽刺的话语吐出,“不过这也怪不得国相不记得。莫说国相,便是连母后,怕也早已忘记了朕的名讳了。母后,儿皇说的可对么?”

看着启仙太后眼中一闪而过的愧疚之情,启仙帝了然一笑,而后满不在乎的说道,“不过这也难怪。母后一直认为是因为当初怀了朕才会被先帝冷落,及至后来朕生得愈发与先皇相似,看在母后眼中便愈发的心寒不快。

若非朕的皇位同时也保证了母后锦衣玉食的生活与高高在上的地位,或许在先皇驾鹤仙游之时朕也一并随着去了。

名讳什么的,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又有什么用处呢?本就是一个代号。当那个代号被‘陛下’、‘万岁’、‘皇儿’之类形形色色的称号所取代时,名讳也就已经全无用处了。既是无用的,不若丢弃,不若忘却,落得清静。”

“铭靖。”

接着启仙帝的话音,低不可闻的声音轻轻响起,使得一脸漠然模样的年轻帝王身子蓦地一僵。

“……”

不敢相信的表情不满启仙帝的脸庞,看着突然之间跪倒在地的上官敬,前者唇瓣抖索着,一字一句由齿缝间挤出,“刚刚,你在,在说什么?”

“微臣冒犯之处还请陛下治罪。但是,陛下之名,微臣尚未忘记。”

水雾瞬间蒙了双眼,祈怜铭靖仰起头努力不让眼中的水汽凝结落下。

龙袍衣袖掩盖下,双手紧握成拳,心中振奋飞扬,一个声音不断呐喊着,记得!他竟然记得!朕的名讳,竟然还有人记得,还有人能够唤出!

“难为国相……还记得——”

半晌,祈怜铭靖方才艰难说出一句。

那如释重负的语气,使得上官敬心中又是一阵恍惚。

过去几十年的心结在他没有自觉之时,已是稍稍松开了些许。

叹息一般的话语由上官敬口中说出,“怎能忘呢?那名——是微臣想出的啊……”

“是……吗?是这样的……么?”

喃喃自语着,从未听人提及过的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