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龙筱幽缓缓道:“皇上,如今天下战后方定,正是急需整顿修养之时,并不会再有大事发生。对于治理国家,如今朝中各位大臣已经颇为精通,皇上又英明仁厚,微臣一人已是无关大局。况且,军队是国家的根本保障力量。权柄不宜长期假于人手,应该早由皇上执掌。所以,还请皇上多多体恤臣下,恩准所请!”

皇帝心里一阵沉思,实在猜不透他心里的真是想法。只有缓缓道:“这件事关系重大,可容后再议。爱卿稍后道御书房侯旨,今日就此散朝……”

散朝后,龙筱幽径自到了御书房,皇帝第一次已经先等在了那。不等他行礼,皇帝当先道:“爱卿不比多礼了,坐下说话……”

龙筱幽道谢落座,皇帝微微皱眉,凝视着他缓缓道:“爱卿今日朝上所请,如果有何深意,此处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妨直说……”

龙筱幽也不耐烦和他多浪费时间,淡淡笑道:“皇上,微臣始志于报效国家,使国家安定。如今志愿已经达成,自然想多些悠闲,不想再过多理事。交归兵权也只是为了能少些负担,这点偷懒的私心,还请皇上原谅……”

皇帝微微笑道:“爱卿言重了!放眼满朝文武,即使连朕在内,也无爱卿天才。能同理军政大事的,只有爱卿一人而已!如今虽说天下已定,可也还是多是之际,正需爱卿多多费心,朕实在不舍爱卿高才啊!”

龙筱幽缓缓道:“皇上,军权重于一切,如今既然已无战事,皇上自应收回。于臣,也可免人非议。于君,可少去疑虑。这只是为了大家安心,并不妨碍微臣为国效力!”

这话已经挑明了是为了给皇帝一颗安心丸,皇帝心里一惊,脸上不禁现出尴尬之色,嗫嚅半晌道:“爱卿多虑了!朕素知爱卿忠君爱国之心,岂会有何猜疑……!不过,既然爱卿如此体国,朕也不好违你好意。好吧!朕便收回兵权,赐爱卿良田千顷,黄金千万,加封护国公,给假两月,爱卿意下如何?”

龙筱幽当即道谢,片刻又缓缓道:“皇上,治国之道,乱世用重典,任良才,放权于人,可畅顺诸事。但盛世治理,一应分权明晰,统一君手。若权利过多集中于某些人手,难以再行令有效,先前的两相之争,便是前车之鉴。所以,如今臣一身集权过多,实非善事。皇上应多觅贤才,以分臣手中权柄……!”

皇帝此时对龙筱幽的疑忌之心大减,可心里却又多了另一层疑惑:“爱卿,你明白告诉朕,你是否已生退志,不愿再为朕为臣……?”

龙筱幽怔了怔,沉吟道:“不敢有瞒皇上,臣确有此意……。交归兵权只是头一步,好让皇上可以熟悉军务,以免臣一下子全然放手,朝中生乱。以后臣会渐渐放归权柄,可以让皇上逐步适应,能够应付自如……”

皇帝讶然道:“爱卿,你如今已经身为丞相,又兼太师监国,可以说是大权独揽,尊崇无极了!若再要升迁,便只有朕退位让贤了。如此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竟一定要离朕而去……?朕究竟有何过失,如此不值得你来效力。若是朕真有何不妥,你我君臣实为挚友,你大可直言不讳啊……!”

龙筱幽微笑道:“皇上多虑了!得皇上如此推心置腹,臣感激于心!只是,臣本一介草野,无意权位富贵。当初入朝只为报国,因皇上英明才敢为之。如今天下安定,皇上英明有为,臣已无用处,也是该安然清净的时候了!”

皇帝皱眉沉吟道:“爱卿之才旷古绝今!可古来高贤隐世,有君昏臣乱的,有君疑臣避的。如今爱卿功在天下,举世闻名,若一旦隐退,天下人必然说朕嫉贤妒能。又或者说朕如越王、汉高,而爱卿便是,范蠡,张良那样的绝世奇才,才会弃朕而去。一旦如此,爱卿是保住了一世的清名,可朕却是再无颜面见天下人了……”

龙筱幽呆了呆,心想确实也是为难。一时间,君臣两人都是愁容不展,御书房里气氛异常沉寂!

良久,龙筱幽轻轻叹道:“皇上,臣初始只想寻求安逸,归隐秀丽山林。确实未曾过多顾及皇上处境,这是臣的失误。可是,还请皇上体谅,臣确无富贵之心,不想霸着这高位懒散。所以,还请皇上早日决断,还臣个自在身子……”

皇上愁烦良久,苦笑叹道:“话说到这份上,你我之间已经没必要再避讳什么了……!没错,先前你大权独揽,我确实有疑忌之心!你肯交出兵权,我也的确高兴,而且也更像重用你。可是,如今你心生退志,我实在不忍舍弃你的才能。你不如再好好想想,无论你想要什么,只要我能给的,一定不会犹豫。就算你想要些清闲,我也可以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