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 (第1/4页)

在东北这嘎达年三十儿的晌饭不重要。由于有很多事儿要忙乎,所以大多数家庭只是简单的对付一口。真正重要的是晚上这顿年夜饭。

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应该说家家户户把这一年的丰收和喜悦全都注入到这顿年夜饭里了。都会精心地准备好这这顿年终岁尾的大餐。

吃完晌饭后三婶儿就过来帮忙了,晚上的这顿年夜饭两家人一直都是在一块儿吃,然后就开始请神祭祖,这些可都是大活儿,一个人可是忙不过来,所以每年都是妯娌俩一起忙活。

至于王志江一家子则是吃完晌饭就都回到自己家忙乎去了。俩家人再怎么好那也是两个姓两个祖先,这个可不能在一块儿吃年夜饭和请神祭祖。

按照老传统,东北地区的除夕夜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这个活动可不能说成是“封建迷信”。过去是农业社会。老百姓只能凭着双手去从土地里刨食,人丁越多就越能保证整个家族的过得好、丰衣足食。所以人丁兴旺、家族和谐非常重要。老百姓在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天追思祭祖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恩与尊崇、同时也是告诉祖先他们后继有人。所以说年三十祭祖那是有一份浓浓的情感在里边的。

除了祭祖之外,还要接神。传说这天晚上,天上诸神要下界,腊月二十三上天的灶王爷今天也要回来。所以人们就会摆上供桌,在屋外烧起一堆火迎接诸神的到来,同时也好保佑自己一家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下午的时候周宇被虎子喊走了,哥俩一块儿贼头贼头地出了家门上了车就奔着太平镇狂奔而去。

坐在车里周虎兴奋道:“二狗哥。今年咱可没少赚,今晚这场烟花爆竹可不能差了,放得越多咱来年越会红红火火。

对了,你还记得咱俩小时候发过的誓言么?”

周宇感慨地笑了笑。“咋不记得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时,由于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闲钱,老爸和三叔还得照顾那些孤寡老人。所以老哥俩最多也就给小哥俩买两挂小鞭儿。至于窜天猴和花炮那就更不要想了。

但是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也不算少,小鞭有红的也有绿的。五十响、一百响、二百响、三百响,大多没有包装纸。一排排看起来很诱人的。当然也有成千上万响的,还有十响一咕咚的。

自己哥俩买不起,可是别人家的孩子还是有几种的。加上俩人都是男孩儿,对这个可是眼红的很,可是无论怎么求父母,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钱。

就这么点的小鞭那也不够放啊,于是哥俩就把成百响的小鞭儿的捆线拆开,啪、啪的,一个一个点着了扔着放。有时候哥俩还跑去争着捡别人放过的里面没炸响的鞭,从中撅断,露出火药,用香点着,拿在手里看着往外嗤嗤喷火,竟也是那样的开心。

终于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哥俩没忍住诱惑,各自偷了家里五块钱,哥俩买了些大地红和二踢脚以及花炮玩了个尽兴,可是当天夜里还没过十二点呢就被大人发现了,一问才知道这两个孩子竟然偷钱买鞭炮,哎呦哥俩挨的这顿揍啊,大年初一的时候屁股还不敢坐炕呢。

从那时起哥俩就发下一个誓言,等长大了自己赚到大钱后一定要花巨资买来无数的鞭炮,舒舒服服地放他一宿。

所以在腊月二十八那天虎子就到镇里的鞭炮专卖点查看了一番,回来后就和周宇说起了这件事儿。但是当时由于害怕买多了老人心疼钱再让自己退回去,所以这才赶在年三十下午去买。等买回来后就是生米煮成熟饭了,想退也来不及了。(未完待续……)

PS:不得不说,年俗不好写啊,上传晚了些。三月最后一天了,月票啥的快到碗里来……

第六百零八章   红红火火过大年2(二合一)

由于前天虎子交了定金,所以哥俩到了镇里后就忙乎开了,面对着堆成山的烟花爆竹哥俩眼睛都花了。

小鞭和大地红?那玩意已经落伍了好不好?真是兜里有钱心不慌,哥俩这顿挑啊,一水儿的礼炮和烟花,装了整整一车,后来虎子买的眼睛都红了,抓住老板的衣服眼冒红光地问人家有没有那种专门鸣放礼炮的小炮车,说是想买些回去,老板苦笑了两声摇了摇头,谁他娘的过年买炮车往天上打炮啊?再有钱再败家也不能这么整吧?

半下午的时候哥俩在老板的催促下终于挑完了,这位老板是看明白了,自己要是再不催这两个家伙估计得挑到傍黑,他俩不着急,自己还着急回家过大年吃年夜饭呢。

虎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