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嗬,子安小哥真是神通广大呐。”孔明摇摇羽扇,看着子安。“说说,这个是怎么回事?”

“丞相,”姜维看着子安,又看看孔明,“丞相不要埋怨子安小哥,这是维前日路过草坝子猎下来的,军医说,丞相身体虚,这个东西是补气血的,所以是我烦田伯给丞相烹的。丞相要罚罚我,不甘子安的事。只是罚则罚得,这汤烹了,不喝,也是暴殄天物啦……”

孔明被姜维说住,倒笑了。用羽扇点着二人,“暴殄天物,好大的罪名呐。”孔明盘膝坐下,“也罢,莫要辜负了伯约的一番心意,这天物,大家分而食之!”

说着,他点手唤来亲军,“再寻几个木碗,你也有份。”

木碗拿来,孔明亲自分羹,姜维、子安、亲兵搓着手,退让推辞,笑着不敢落座。

孔明卷卷袖子,笑望着他们,“来来,今日是伯约将军请客,都有份,来的都有份。”

姜维坐下了,子安也半跪坐在几席上,亲兵仍犹豫着。

孔明亲为他盛了一碗,却并不逼迫,只是幽幽地说,“你这举动,却让我想起当年……”他端了一碗放在姜维面前,姜维躬着身子接过,小口呷着,转头向着亲兵“来来,尝尝田伯的手艺。”

孔明用羽扇点着:“快来,这么好喝的东西,不喝要后悔哟。”亲兵小心地坐下来,能与丞相同桌而食,他的脸上充溢着幸福。喝了一口,却抬起头,迟疑着问:“丞相,丞相说想起当年什么?”

“啊,”孔明随意地应了一声,似是不经意地用手指描摹着碗沿,“当年亮新到先帝驾前,与先帝、关君侯,益德将军同案而食。”三个人都停了啜汤,抬起头来。

“亮每食之前必先叙座。奉碟安箸,守神凝气。食不言,寝不语。”孔明语气平淡,而平淡之中,又流溢着怀念。“每至此,关将军必是握髯斜目;先帝,暗笑摇头。最可笑益德将军至不奈烦时必要大喝一声……”

孔明抬起头,望着跳动的烛火。

三个人都凝神望着他,不知道三将军那时,会憋出什么话来。

孔明笑着叹了一口气,“唉,三将军总要大喝一声说‘天爷爷呀!你让我们好好吃吧!’”

“扑”的一声,小亲兵口中的汤喷了出来。他猛力的咳着,却掩不住狂笑。惹得在座诸人都笑起来,子安拍着亲兵的背,孔明笑着用羽扇点着他,“所以我说,你也好好吃吧,不要那么多的顾忌。”

笑声渐缓,姜维好奇地盯着孔明,“丞相,那后来呢?”

“后来?”孔明也望着他。

“益德公的饭,好好吃了不曾?”

孔明喝了一口汤,伸了伸腰,长长出了口气,“后来,先帝曾与简宪和私下说‘看三弟这些日来竟不用坛子直接往嘴里倒酒了,也能用个壶与杯了呢’”;简公说‘好啊,三将军斯文了。’先帝又说‘孔明这些日改用匕首切羊肉,不用箸子了。’”

这一回三人全大笑起来,孔明也微微地笑了,眯起了眼,目光却迷离起来。

正此时,帐外传来脚步声音,立刻有传令兵报:“丞相,杨长史求见。”

杨仪未着官服,便装素衣而进,带着一脸的喜色,见孔明施了礼:“丞相,费司马从东吴回来了,特来与丞相报信。”

孔明眼睛一亮,站起了身子。“哦?快请。”

费文伟带着浓浓的夜色与风尘走进了大帐,来不及多说,行了礼便从袖口中取出了厚厚的国书呈了上去。

孔明接过,就着灯火展开,面上渐渐绽放出兴奋的喜色。

“杨长史!”啪地一声,将书信合上,杨仪上前一步:“丞相。”

“东吴已与我约期开兵,共伐曹魏,如此一来,东线可以牵制住魏军,与我齐头并进,让曹魏顾此失彼。”

杨仪与姜维对视了一眼,都在面上溢出了喜色。

“丞相,我们应将此信速速晓谕全军,以鼓士气!”杨仪拍着手。

“好!好。”孔明挥着羽扇,“你马上去,这就去。”

杨仪施礼转身走了。

孔明用羽扇指着费祎,“文伟不虚此行,首功一件。”费一含笑,低头看看案上的汤羹:“丞相,不如先赏在下一碗鸡汤,跑了大半夜,这肚皮早就贴在脊梁上啦。”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子安连忙又去寻了碗,将食盒中的汤馔盛了奉也费文伟,费祎喝了个底朝天,满足地抹了抹胡须,将目光看向丞相时,才发现,孔明早已站在地图前凝思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