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小心使得万年船!要是让人发现了这个秘密,麻烦就大了。

***************************

慈宁宫内,当康熙再一次怨气冲天的走进,叶落晴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很淡定的坐在椅子上,安静的听着小皇帝的抱怨。直到他把心中的怨气都说出来之后,她才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少小修勤学,文章误了身;辽东千万里,尽是读书人。······呵呵!”她重复着这首五言绝句,淡淡的笑了笑。“你把这首诗给了鳌拜看?皇帝,你知不知道为什么秀才遇到兵,会有理也说不清?!”

“朕只是希望鳌拜能够不造那么多的杀虐!可是······他依旧是冥顽不灵!还对朕百般呼喝,倭赫他们不过是言语激烈一些,便被他随意给杀了!!!”康熙的表情怒气不止,满是不甘。

“皇上,哀家跟你说过什么,你都已经忘记了吗?”她叹了叹气,从自己的座椅上走了下来。“凡事应该看两面。皇上以仁爱治国,是好事。但是在仁爱之前,首先要保证朝廷是安定的。因为治国只知仁爱,皇帝很容易成为懦弱之君的。皇帝你刚刚亲政,是绝对不能有乱。”

“凡事都有两面,其实鳌拜有一句话,哀家觉得是有道理的。——南蛮人多,一旦造反,后果难料。鳌拜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他却是知道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她看到康熙欲言,举起一只手拦住了他,又继续说道。

“哀家不是在说支持鳌拜的话!但是,皇帝你又何须生气?该怎么做,你还是怎么做就好了。辅政大臣无论好坏,都可以成为皇帝你的铺路石,关键是看你怎么利用。——如果鳌拜不听劝告,那正好!明史一案,也能够起到一定阻吓的作用。”

“可是······那是好几百条人命!太后,这······”康熙看着太后,有些于心不忍。

“皇帝,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而且民间由此发展下去一旦出现叛乱,死的人又何止是几百条人命?”叶落晴走到他面前,叹息的说道。“至于倭赫那几个奴才······皇上,你可知,他们真正是因何而死?”

“奏折上指,倭赫他们对辅政大臣无礼,没向辅政大臣请安,背后讥讽辅臣,议论朝政······朕之前都跟太后说过的?难道说,不是朕之前说的那些,而是有其他的原因吗?”康熙看着太后,明白太后意有所指,但是更加有些疑惑。

“皇上,凡事都要因时而行。”叶落晴看着康熙,说话的语气变得意味深长。“可惜,倭赫这帮奴才,只知忠心,却不知纵观时局,还仗着是皇上跟前的人,便不把鳌拜放在眼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甚至还会把皇帝至于险地!——鳌拜看到这帮奴才的态度,他会怎么想?他会觉得皇上心里会有很多的不满,所以这帮奴才才会如此的不敬!”

叶落晴看到康熙由一开始的怒气到现在的深思,嘴边的微笑带着几许满意。

“那太后是让儿臣不要再理会倭赫他们的死,是吗?”康熙有些犹豫,看着太后,问道。

“不是不再理会,而是等待时机!尽量让鳌拜掉以轻心,趁机发难!”她微笑的答道,身上散发着神棍的光芒。

“那儿臣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康熙上前一步问道,也算是同意了太后的话。

“忍!百忍可成金!好好的趁这个时间充实你自己,以后你拿回政权,会更加忙碌的!”

“是!儿臣知道了!”他叹了口气,看着太后有些惊奇和佩服。“为什么儿臣觉得很难的事情,在太后面前,都是那么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呢?太后,您真是厉害!”

“哀家老了~自然遇到的事情比你的多,这有什么稀奇的!”她看着他,好笑的摇了摇头。

她转过身,手一抬,任由康熙扶着自己朝着椅子走去。

“太后才不老!”

“是是是!不老不老!呵呵······”

**********************

“启禀太后,鳌拜严审明史一案,原本要将其全部杀死,但是突然有一武功高强的尼姑杀了官兵,放了庄家一干女眷。但庄家的男丁全部被杀!”一黑衣人跪在慈宁宫,奏报着明史一案的进程。这还是白辰在那天之后送给她的,保护也好,监视也好,她始终也只能够先收下了。也正好,她正愁没有可用之才。

叶落晴现在在宫内的机制稳定之后,也开始了发展宫外的消息机构。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