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惠娘道:“这个妹妹不晓得,也没人能说的清。就好像唐家这事,外人哪能清楚呢?没有证据,连夫君也无法为你做主。你世子表哥不也被骗了么!”

陆君如被触动心肠,激动道:“可不就是!妹妹,听你这么一说,姐姐敢肯定,那姓孟的贱人不是好东西!”

惠娘忙问道:“妹妹有什么根据?”

陆君如道:“姐姐有经验的。这女人哪,心狠起来你都想不到的,表面还装的比谁都正经。像我那弟妹,就是唐家二少奶奶,那个贱人,又无耻又狠毒,谋害亲夫啊!”

惠娘连连点头,又道:“可是孟姑娘很深情的……”

陆君如急道:“妹妹,你就是太善良了!你想想,那王家的小媳妇当年才多大?好好的怎么会晚上跑出去,被虎咬死了呢?这边人一死,那边王家就要和孟家结亲,要说这里面没文章,打死我也是不信的!”

惠娘道:“可是王大人也没查出来呀。”

陆君如痛恨道:“那是贱人狡猾!”

她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被人冤枉了几年,差点连命都搭上了,赵寅来也没能解救她,辛亏有梁心铭。

她对林馨儿同病相怜,还没见面就把孟清泉给恨上了。

惠娘故意道:“姐姐,没有证据,咱们不能乱说。”

陆君如道:“这是王家的事,表哥跟着掺和什么?姨妈怎么也不阻止呢?不行,我不能再让表哥被骗了。”

她也不顾自己的事了,急切要进京,告诉王妃。

惠娘急忙劝她,说这事王妃肯定有主张,让她别冲动,又兴致勃勃地说起在京城的朋友,“苏相的女儿苏姑娘,人很聪明大方的,也没架子。还有许多姑娘,你这一进京,肯定能交许多朋友,渐渐的心情就开朗了……”

送陆君如上京的事,都是惠娘一手操办的,梁心铭从那天后,就没有再见陆君如。她是县令,又是男人,若是太过关注陆君如,会被误认为别有用心。

陆君如后悔了,不想走。

她私心里想着,若是能和惠娘一块伺候梁心铭,做妾她也甘愿的。可是,梁心铭根本不见她,显然看不上她;惠娘对她又好,她怎能给惠娘添堵呢?

唉,她残花败柳之身,哪配得上梁县令!

陆君如走的那天,梁心铭和惠娘送到城门外。

回来后,惠娘问她:“你觉得她能帮到我们吗?”

梁心铭道:“多少总能起点作用。”

第275章 进宫

陆君如此去京城,是否能助她促成一些事,她没有绝对把握。若能,可算是意外之喜。

转眼几个月过去,到了年底。

朱雀王府派人送来年礼和陆君如的书信,一是感谢梁心铭的救命之恩,二是接应赵寅。

陆君如的信是写给惠娘的,她让惠娘转告梁心铭:说王妃听了她的事后,也很触动。世子这样容易被女人骗了,王妃很警惕,对孟清泉戒心加重。她还说,暂没见到孟清泉,不然大耳刮子扇那贱人。

惠娘看后,噗嗤一声笑了。

她亲自将信送给梁心铭看。

梁心铭询问赵家来人,得知王亨和赵寅一月前断了音讯,王家和赵家都派人南下接应,担心警惕不已。

溟州路途遥远,她除了等待,别无办法。

非常时期,她更要保护好自己。

梁心铭高声叫:“赵护卫。”

赵子仪忙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梁心铭吩咐道:“即日起,全县戒备,外松内紧!”

目前,除了县衙的衙役们,她手上只有赵子仪等十来个护卫,还有一个赵九在暗中保护。想惜命,必须发动最底层的百姓。因此她在全县各个交通要道、大小村镇、码头都发展了眼线,归卿陌管理。有任何可疑情况,都第一时间报给赵子仪。为此,她专门拨了一笔银钱用做眼线的活动经费。

有钱就是好办事,她也有自己的“爪牙”了,县衙对面卖馄饨的邱伯、酒馆的五嫂,都是眼线。

年后,靖康帝接到威海大将军耿忠的奏报,确认了王亨和赵寅在一次海上行动中失踪,下落不明。

靖康帝大惊:王亨和赵寅,一个文臣,一个武将,都是朝廷首屈一指的年少有为官员,他绝对不能失去这两个人。他一面下旨责令溟州地方官员全力寻找那二人,一面派出一队龙禁卫,赶赴溟州追查下落。

王家和赵家更不用说,高手尽出。

二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