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 (第1/4页)

梁心铭又说起另一件事。

其一,安国众皇子争夺皇位激烈,为防止皇位落入秦伊凡手中,可令朱雀王浑水摸鱼,派人在边界截杀秦伊凡。安国皇子想杀了秦伊凡,栽赃给大靖;大靖也可倒打一耙,反过来栽赃给安国皇子。这是第一步。

其二,若秦伊凡不幸顺利逃回安国,接下来定会行雷霆手段争夺皇位,大靖要暗助三皇子秦非凡。

其三,大靖要做好两手准备,秦伊凡登基和其他皇子登基,采用不同的兵家策略和外交策略应对。

她的意见获得众人赞同,又补充商议细节。

正商议时,沈海通传:王尚书回来了。

王亨进宫,回禀道:新式火炮试验成功!

靖康帝大喜,急忙令他起身,将刚才的事告诉他,令他参与谋划对安国的行动。

王亨听说苏熙澈为梁心铭招了这么大祸,一个不好将危及他儿子出世,顿时恼了,道:“苏大人不是最反对女子在朝为官吗?如何转变这么彻底,竟以女子震慑敌国?他也不嫌丢男人面子!微臣觉得丢脸!”

哪怕提他也行,怎能害他妻儿!

众人都无话可说。

梁心铭心想,已经做了,此时发脾气白得罪人,还让皇帝不快,岂不白担了这危险?于是微笑道:“想必提我的名字才能增加可信度。安国人会想:若非梁心铭真有这本领,大靖皇帝怎肯让女子入朝为官,并入内阁呢?”

靖康帝击掌道:“定是这样!”

方无适也颔首道:“苏大人心思缜密。”又劝王亨,“与其生气,不如做好防备,还怕他们不成?”

梁心铭瞅了王亨一眼。

王亨这才罢了,悻悻坐下。

接下来,君臣仔细商议,到亥初(晚九点)才结束,那时,整个京城此起彼伏的炮竹声,百姓们都在过年。

靖康帝玩笑道:“朕想留你们在宫内过年,恐怕众爱卿未必高兴,玄武王和赵世子尤其心急,还是罢了。明早可要来给朕拜年,朕有压碎钱赏赐。”

众人一齐笑了,都道必来。

梁心铭觉得心情很好,对明天、明年充满了希望,满怀昂扬斗志,开始她女内阁的生涯。

出宫上了马车,她靠在王亨怀里,道:“回去就吃年夜饭。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吃了?”

王亨道:“不可能!我们没回家,怎么团圆?”

梁心铭道:“我饿了呢。”

王亨忙道:“就快到了。”

马车驶向万家灯火的京城深处。

正文完。

********

这结尾有些坑美人哈,但作者真写完了。至于留下的安国这条线,是悬念,也是念想。无论在哪里结束,作者都可以设置这样的悬念。哪怕主角死了,也可以在她后代身上设置(我感觉自己变坏了?),生命不息,故事不止。

明天会有番外继续。晚安美女们!梁大人求双倍月票哟!

番外之惠娘一

正月里,忠义侯方无适也在宫中值守,很少回府。这日回府,是方磊派人带了几次信,他才抽空出宫的。

他父子在书房待了一个时辰才出来。

当天下午,方无适便去了王府。

王谏迎入忠义侯,心里很是郁闷:自从儿媳恢复身份后,原本反对她留在朝堂的声音渐渐低下来,一个个就跟离不开她似得,你来我往地到王家来拜访,养胎也养不安,他这个赋闲在家的公公倒成了跑腿传话的。

他想岔了,今天方无适来不是为了公事,而是私事,很隐秘的私事。等梁心铭换了衣裳出来,方无适把目光转向王谏,那意思他要跟梁心铭单独说。

难道皇上又下了密旨?

王谏默默地告退了。

梁心铭一见忠义侯这架势,便有些明白了:这位怕是替方磊来善后的,找她向惠娘提亲了。

果不其然,方无适是来提亲的。

按说提亲要找媒人出面,但方磊和惠娘的情形特殊,方无适此来一是道歉,二要经梁心铭同意。没经过梁心铭同意,他可不敢就请媒人上门。

梁心铭听了他来意,正容道:“若侯爷是因为方二爷唐突了惠娘才来提亲,则大可不必。当日,他们都是为了杀反贼才产生误会,并非有意冒犯。若强行将他们凑在一起,绝非佳偶,那不是解决问题,反使矛盾更大了。”

方无适忙道:“本侯岂不知这道理?特地仔细问了小儿,他是真心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