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栾书皱着眉头说道:“韩大人自小在赵家长大,与赵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要他恩将仇报去对付赵家,恐怕比较危险,倒是郤氏兄弟与赵家的关系有些水火不容,主公如果愿意将中军佐的职位授予郤錡,微臣倒愿意去当这个说客。”

“那就按爱卿说的办,韩厥那边,寡人也抽个机会探探风。”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灭门记(6)

赵府。

一个阳光强烈的午后。

赵同、赵括坐在赵朔家的客厅中,和赵朔一边品茗,一边聊天。

赵同喝干茶盅里的茶水,将茶盅放在茶几上,说道:“六卿当中,唯士正卿和贤侄硕果仅存,等士正卿告老还乡后,中军将的职位就非贤侄莫属了。”

赵括颔首附和道:“士正卿告老还乡后,一定会向主公推荐贤侄的。”

赵朔给赵同、赵括重新斟上茶水,淡淡地说:“推荐归推荐,能不能入主中军,还得看主公的意思。”

赵同:“就算没有士正卿的推荐,仅凭论资排辈,也应该摊到贤侄了。”

赵括:“如果贤侄能够入主中军,不但可以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就是栾氏和郤氏兄弟,从此也不敢再小觑赵家了。”

“不管侄儿以后能否入主中军,两位叔父都要搞好与栾、郤两家的关系。常言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与栾、郤交恶,只会对赵家不利。”

赵同:“如果贤侄能够入主中军,事情就会是另一番样子。”

“事情不像两位叔父想得那样简单。六卿之中,虽然中军将的职位一直没有空缺,可自荀大人告老还乡、郤大人与栾大人相继病故、先氏家族被满门抄斩后,四卿的职位便一直空着。而在此前,六卿的职位从来没有空缺过。主公这样做,两位叔父难道一点都没看出异常?”

赵括:“贤侄的意思是,主公并没有让贤侄入主中军的意思,而是想另选他人?”

赵朔点点头:“很有这种可能。”

赵同情不自禁地叫道:“这怎么可能?无论于情于理都讲不通的事,主公为什么要那样做?”

赵朔不无忧虑地说:“主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侄儿一时也想不明白,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主动搞好与栾、郤两家的关系。自古便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良训,赵氏一族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在卿大夫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睦邻关系。”

赵括不以为然道:“人待我以君子,我以君子待之;人待我以小人,我以小人待之。栾、郤之族心如蛇蝎,如果以农夫之道待之,最后付出代价的,只能是我们赵家。”

赵同也点头同意道:“与其向栾、郤示好,不如请长公主去主公那儿吹吹风。如果长公主能向主公美言几句,还怕中军将的职位不落在我们赵家?”

“是啊,请长公主到主公那儿美言几句,胜过满朝文武千言万语,到时候还可以借此把长公主接回来,她是赵家的媳妇,总不能老待在宫里吧?”

赵朔叹了口气,随其自然道:“长公主的性格我了解,不到死,是不会回赵家的。她想待在宫中,就随她去吧。”

※ ※ ※ ※ ※ ※ ※ ※ ※ ※

赵府。

老太太卧室。

赵盾的母亲——老太太翟姬躺在床上,不时地咳着嗽。

程婴席地而坐于老太太床前,正闭着眼睛给老太太把脉。

赵同、赵括、赵盾的妻子赵宣姬、赵朔等一班家人静静地站在老太太周围,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注视着程婴。

程婴把过脉后,睁开眼睛:“老太太的病,是由于受了风寒所致,只要按时吃药,注意调养,过几天就应该没事了。”

赵朔松了一口气:“程大夫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过两天就是老太太的诞辰,大家都等着给老太太磕头呢。”

灭门记(7)

屠家庄。

屠府。

高大气派的石制门楼,前后三进的深宅大院,显示出主家的阔绰和作派。

宽敞的大院内,天井旁边的葡萄架下,屠岸贾和管家屠诚正在悠闲地品茗下棋。

棋盘上,黑白双方形成了打劫态势。

屠诚落下一枚白子,吃掉了对方的一枚黑子。

屠岸贾落下一枚黑子,也想跟着吃掉对方的一枚白子,这时屠诚嚷嚷着不干了:“老爷,按照围棋的游戏规则,你不能脚跟脚地打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