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这个老者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儒门大教心学一派地创建者王阳明大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修成正果成就天仙之位地大儒之仙。如今更是有着罗天上仙地修为实力。数十年前。真身从东方天庭而下。却入了这大夏国为官。当即就拜领了太子太傅地官位。又得宣武皇帝器重。兼职大夏国左丞相之职。虽没有爵位在身。却也足以称得上是这大夏国中一人之下万万亿人之上地存在了。

儒家之人最重视传统大义的名分,即便是这王阳明也不列外,所以见“公子苏”既能连过太清殿中皇道二十七关,按照这大夏皇朝历代以来的规矩,自然就可授其大夏王侯的爵位。

“恩!王爱卿所言甚是,这越苏既然可坚持到此时,按我大夏国先代之律法,却可当得王侯之爵。来人哪……”宣武皇帝听了王阳明的话之后当即点了点头,面露赞同之色。

“且慢!”见宣武皇帝似乎就要宣旨下封,右列之中忽然又闪出了一人,却是一个身穿紫红色蟒龙袍服的中年人,身上带着一股蒸腾而起霸气,满脸俱是坚毅冷峻之色,眼中更是透出能够冻人魂魄的寒光,此人打断了宣武皇帝的话之后,当即正色朝宣武皇帝说道:“启奏陛下,陛下先前有言,乃是要封这越国遗臣越苏为国侯爵位,承越王名分,此刻怎能说改就改?便算是他能在我太清殿皇道三十六关之中多进三关,却也不可就此而加官进爵,否则陛下先前的册封诏令岂非是如同儿戏一般说废就废,这实在有辱我大夏皇室的威严。”

宣武皇帝眼中微微透出一丝的为难神色,却也不仅微微点头道:“七皇兄所言也甚有道理,却是让朕好生为难了。”

原来,这身穿紫红色蟒龙袍服的中年人还是当今宣武皇帝的七皇兄,名为夏宙,被先皇封为鲁王,乃是亲王爵位,同样的武勇非凡,当年在大夏的皇室之中仅次于如今的那位宣武皇帝,本来也有可能接替皇位的,但他却主动放弃了,却使得当今的宣武皇帝可以轻松顺利的登基为帝。

论亲疏,这位鲁王乃是宣武皇帝的七皇兄,论爵位,他乃是亲王,地位和关系俱在那王阳明之上,他的话在此刻却是显得比王阳明还要来的有影响的多。

不过在这太清大殿之上,这鲁王即便是一代亲王、皇帝的七皇兄,却根本就不掌实权,平时虽然很有不少人惧怕他的武勇,但在朝堂之上却也不是他说的算的。

“陛下,鲁王此言不妥。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日越国初灭,消息传来,满朝震惊,陛下心慈宽厚,为保下越国王室血脉,便急下诏要册封越苏公子为国侯,但也只是初意,并无实诏,一切却还需要越苏公子自己来争取。而如今,越苏公子却已凭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毅力,连过二十七关,不仅国侯之位可拿,便是那王侯之位也应是理所当然,岂能因之前的一纸初意,便葬送了越苏公子今日这般的坚毅之功呢?”

左列之中又有一人走出,身穿金鱼戏水袍服,面色刚毅而纯正,毫不客气的将那鲁王所说的话进行了一番反驳,显然也是赞同王阳明的意思,认为“公子苏”应当册封为王侯之爵。

“是啊!陛下,这越苏公子既能连过二十七关,虽然出乎我等预料之外,却也着实是他自己坚毅之功,若是他先前连二十四关也走不下来的话,那么我们是否还要继续依诏封他为国侯呢?况且,如今天下诸侯也都在同情越国之境况,陛下,可不能寒了越国遗臣的心哪!”

王阳明也适时再度出列,沉声对宣武皇帝陈述道。他口中所说的天下诸侯也都在同情越国,其实是暗指天下诸侯都在观望着大夏皇朝的动向呢,又说不能寒了越国遗臣的心,其实却是指万不可给天下诸侯大夏国言而无信的印象,否则若是天下诸侯之国心中都有了对大夏不信任的想法的话,怕是与大夏国的国运不顺。

此言一出,宣武皇帝心中就是一惊,便是连那鲁王眉头自微微一皱,张了张嘴,却也一时之间说不出其他反驳的话来。他之所以反对册封“公子苏”为王侯,目的其实很明显,那就是不想让自己皇室的气运龙气外泄的太过厉害,大夏国历代以来封的爵位,自然都还是皇室自家之人占得多些,外人便是一般的国侯之位都甚少有之,如今猛然便封出一个王侯来,这自然便让这位鲁王殿下甚是不满了。

不过如今王阳明却已然将话说到了如此地步,却也由不得这位鲁王殿下不满了,否则若是激起天下三万八千诸侯的怨气的话,大夏国的国运龙气也要受到不小的影响,结果怕是比外封一个王侯还要糟糕的多。

当下,鲁王叹息了一声躬身无语退了下去,宣武皇帝则依旧是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