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公子,兰陵萧氏有人前来拜访。”

武清一愣,自语道:“兰陵萧氏?”如今在江南一带,可算是大族了,虽不比“李崔王卢郑”,但确确实实地名门望族。武清不敢怠慢,便起身出了书房,向府外走去。

到了府外。只见一名中年人兀自欣赏着瘦西湖美景。听得身后脚步身,他赶紧转身。拱手深施一礼,说道:“兰陵萧贵拜访,怎好劳动公子来迎,萧某惭愧惭愧。”

武清也是连忙拱手,说道:“萧公过谦了。晚辈一介草民,今日萧公登门,真的是蓬荜生辉啊。”

二人谦虚一番,仆人打开大门,中年人这才迈开步子,踏进了府中。对于大唐世家大族讲究的这些礼节,武清是大为头疼的。这也是多年以来,他不愿意和这些大族打交道的原因。而且武氏虽被武媚娘弄在天下姓氏第一等行列。但总有些沐猴而冠的感觉。这些名门望族,最讲究的便是门当户对。对后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到了客堂,萧贵做了自我介绍,是兰陵萧氏家主萧仁之弟,萧贵。

萧氏自太宗皇帝之后,到如今有些衰落,为官之人也比较少。而且官职也不高。但不管怎样,萧氏都是江南大族。

武清自然了解过天下名门望族,对于萧氏可是知之甚深。萧氏曾为皇族建立南梁,后来隋朝建立,萧皇后更母仪天下,萧氏达到了鼎盛。后来隋灭唐朝初建,萧瑀为宰相,更是显赫一时。

不过这一时期。萧氏在天皇李治的有意打压士族门阀的情况下,到如今有些式微了。

二人分宾主坐下,武清自然要表演下自己的茶道,不只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对策,更是让萧贵看到自己并不是很着急,有利于谈判。

一炷香的时间,武清把一应茶具摆在了萧贵身前,而后亲自沏茶,等那淡绿色的茶水流入青瓷茶盅七分满的时候,说道:“请萧公品茶。”

喝茶可是江南士族引以为傲的东西,但如今武清之茶道,给了这些江南士族耳目一新的感觉。萧贵亲眼见到武清煮茶、沏茶、品茶,在他的心中,不禁对眼前少年多了一份赞赏,可以说算是真正见识了这个少年的品德修养。

萧贵一身儒衫,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让人亲近之感,武清知道,这就是大族的修养,大族的气魄。这些大族,占据着大唐最优秀的政治资源、教育资源、经济资源,自出生便比平民百姓都不知道高出多少。也难怪自太宗皇帝起,一直以来,便不断打压士族。

萧贵放下了茶盅,说道:“公子竟能从品茶中品出茶道,可谓前无古人也。公子真君子也。”

武清笑道:“君子可不敢当,倒是想作一个十足的小人,却也做不到。萧公今日来,可是有什么吩咐晚辈的。”

萧贵很喜欢这种感觉,特别有如此优秀的晚辈如此谦恭,他说道:“我知公子自淮南淮北盐帮树倒猢狲散后,便买了很多盐场,不知公子买那么多盐场是为了什么?”

武清苦笑道:“武家不及萧家,虽有天后恩宠,有了一份家业,可毕竟底子太薄,若他日天后仙去,那我等可要挨饿了。”

对于武清如此谦恭,萧贵倒是点了点头,武清说得确实没错,即使是他们萧家,如今也不得不把重点放在积累财富之上。但今日来他有重任,便拱手道:“茶也喝了,公子,我此来便是为了那些盐场,若公子肯转让些盐场,我萧家愿意以十倍的价格收回。”

“十倍?萧公太客气了,我知萧公一定是看到了武某不会做生意,又没有销路吧。”武清也不客气了,谈到利益不能轻易忍让。

萧贵显然没想到武清会如此不识抬举,尽管武清为天后侄子,可他们不怕。于是便说道:“我萧家世代经营江南,自有销路,若公子专卖于我们,这个交情自然便有了。”

武清双目微眯,这只是算交情,这萧家也实在是太自大了吧。吴越一带的张家、周家、沈家等等,虽然没落,但也是江南大族。更何况如今还有执天下牛耳的李家崔家等大族。

武清说道:“这样吧,武某也不废话,我准备在这扬州城开设江北盐行,若萧家愿意投入,所得红利二八分,若不愿意,那就各凭本事。”

听到武清忽然变了言辞,萧贵虽然不满意,但脸上依旧风轻云淡的,说道:“此事我还得禀告家主,希望五日后,再和公子相会。”

武清说道:“如此甚好,那武某就静待萧公的好消息了。”

送走了兰陵萧氏,武清长出了一口气,反正条件自己也说了,如兰陵萧氏不愿意他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