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看到萧裕没有开口,秦天德接着说道:“既然萧大人知道陛下南下最少要过十年之久,那大人可知韩世忠刘琦等人如今的年龄?十年后不要说他们是否还能想如今这般龙精虎猛,能否仍然存活于世都未可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萧大人还是不明白,那就让在下解释的再清楚一些。

宋朝重文轻武,对武将一向不信任,这些老将对军队的控制力越强,就越受到朝廷以及官家的猜忌。假若陛下挥师南下之前,他们还能幸而不死,凭借在下这些年中对宋朝的贡献,伸手朝廷信任。

到时候在陛下准备南下之前,在下以他们老迈为由,临阵换将,那些终于这些老将的将领能服气么?能甘心情愿的看着这些老将告老还乡么?

这时候若是陛下突然挥军南下,萧大人以为胜算几何?”

听完了秦天德的这番话,萧裕疑惑的看着秦天德。他必须承认秦天德说的有一定道理,以秦天德的权势,宋人越是信任秦天德,那么将来秦天德对宋朝产生的危害就可能越大。

而且古代的军队与现代不同,主帅对军队的控制极强,若是猛然间另派人选代替,必定会引起军队反抗,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哗变。

对于熟知汉人历史的萧裕来说,他很清楚唐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正是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尾大不掉,本应替朝廷镇守一方的军队反而成了节度使对抗朝廷不听任命的资本。

秦天德不知道萧裕对他的这番话能够信任多少,他只要对方能够不完全怀疑他就足够了。以完颜亮的性格,对他有所怀疑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想赵构那般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反而不正常了。

不等萧裕仔细思索,秦天德又将自己的遭遇抛了出来:“萧大人,在下辞官返回钱塘后,你可曾派人刺杀我?”

“什么?你当真遇到了刺杀?”萧裕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的看向秦天德,“那不是你有意弄出来,为了将来重返临安的借口么?”

看萧裕的表情不似作假,秦天德摇了摇头:“我疯了,我用得着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藉口,就弄伤自己么?而且刺杀我的都是死士,整整九名,你以为我有那能耐豢养死士么?”

萧裕终于转移了注意力,皱着眉头思考许久,才问道:“会不会是你平日里得罪的人太多,有人想要趁你失势之际取你性命?”

“我在钱塘杀掉的七个刺客,有人认出来了,都不是宋人。”

“不可能!”萧裕只是略一思忖就明白了秦天德话中的含义,“范同虽然投靠了我大金,但陛下最信任的依旧是你,向他那种只知道拍马屁弄权的蠢货,根本不可能获得陛下的青睐,陛下更没有派人前来助他。

会不会是西夏人?老夫听闻当年在同文馆内,你对西夏使臣大肆侮辱。”

弄清楚了范同在完颜亮和萧裕眼中的地位,秦天德心中偷笑,不过还是异常严肃的提醒道:“西夏人吃饱了撑的啊?千里迢迢派人来到临安,就为了刺杀我?而且他们怎么可能对我离开临安的时间掐的那么准?

萧大人,你仔细想一想,会不会是我大金朝廷内部,一些对陛下不满的家伙,知道了我跟陛下之间的关系,故意假借某人之手,想要将我除去?”

这个倒是有些可能,萧裕心中深以为然。完颜亮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再清楚不过了,不要说宗室,就是其他部落都有一些人对完颜亮弑君篡位不满,只不过碍于完颜亮已经控制了大局而且心狠手辣不敢表现出来。

不自然间萧裕微微颌首,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猛然间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扯开了话题:“此事老夫会禀明陛下,让陛下查个清楚,不过秦大人需要谨记陛下对你的恩情。此次陛下的三个条件,就交给你了。”

“萧大人开玩笑了,那三个条件除了岁贡翻倍还能商量,其他的绝对没有商谈的余地!”

“秦天德,你以为老夫是来跟你讨价还价的么?”

“萧大人,在下清楚此番陛下为我出面,耗费了不少粮草,岁贡之事自然可以商谈,以表在下对陛下的感激之情。若是不成,在下愿将淮河以北的所有生意都献给陛下,只要陛下能够留给在下一成的利润即可。”

如今的莺莺楼在宋境的分号远不如在金国的分号多,二十多家莺莺楼的利润绝对是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而且还是持久的吸金窝。

萧裕看着秦天德,忽然轻笑了一声:“既然秦大人真心替陛下效命,那老夫也就不再过于逼迫了,但有一个条件秦大人必须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