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重把两种容器都装满。

做好准备工作,萧重躺到床上,心道,到了沙漠恐怕难有时间睡觉,得多睡点儿!于是排除杂念,很快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天还未亮,萧重就爬起来,匆匆吃过早饭,上了李强的吉普车。李强将吉普车开到一个军营,带萧重登上一架直升飞机。

直升机向北飞去。李强告诉萧重,古仑尔沙漠靠近中蒙边境,方圆二百多公里,及其干旱,在冷热转换季节,常有风暴。此次进入沙漠,能有几天时间好天气,而且萧重也不会孤单,因为前几天已经有两人进去了,他将与他们相遇。

李强拿出一个带天线的通话器给萧重,告诉他,如果需要物资补给或者救援的话,可以联系沙漠东侧班卡小镇的部队。

直升机飞了两个小时到达班卡,降落在一个像是操场的地方。

萧重在直升机上就看到,这个镇非常小,就像个村庄,房子低矮树木稀少不说,在地面活动的还都是军人。他觉得这里与其说是小镇,不如说是连队营地。

一下飞机,两位军官迎上来。李强将萧重介绍给两位军官。两位军官一位是中尉,一位是少尉。

李强交待一番后乘直升机离去。中尉军官则令少尉军官送萧重去沙漠里出事的地点。于是,萧重上了少尉的吉普车。

少尉名叫徐刚,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十分健谈,一路上,他不停地为萧重介绍情况,详细讲了出事的经过和部队搜索的情况,也讲了许多在沙漠里生活的经验。

萧重听着徐刚的讲述,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海,心绪渐渐激荡起来。

茫茫沙海,伊人何处?他能否找到她?连雨在哪儿呢?

徐刚把吉普车开得飞快。看来他行走沙漠很有经验,总是能找到较硬的地面,避免陷入。

两个小时后,车子在一个沙丘下停下来,徐刚提着一袋东西领先登上沙丘。他指着丘顶的一块竖立的石柱说:“沙丘下面就是女兵车子陷入的地方。为了纪念失踪的战士,我们在这里竖立了这根石柱”。说着,他把一桶水和一袋子食品放到石柱下。

然后,徐刚对呆望着石柱的萧重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如果需要接你回去,或者需要什么东西,请同我们联系。这袋子食品是给林参谋他们的,他们傍晚到这里来取”。说完,他向萧重摆摆手,“祝你好运!小伙子!”

徐刚开车走了。萧重扶着背包向他挥手。

李强徐刚对他很友好,帮了他很大的忙,他很感激,可他们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意味却令他难受。

也是!被人反复梳理过几遍的地方,再来搜索可能是对前面搜索者的嘲弄,他们有看法是难免的。然而,到底是后来者的多此一举,还是先前搜索者有疏漏,现在还无法说,只能看最后的结果。

萧重手搭凉棚向远处张望,只见眼前沙丘起伏,黄沙无尽,一片荒凉。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气流蒸腾。虽说已到十月中旬,但中午时刻仍然很热。可到了晚上,这里就会变得非常寒冷,通常能达到零度以下。照徐刚的说法,这里随时都能降雪。这么大的温差,令一般人难以适应。

这块竖立的石头,是个标记。萧重决定把背包先放在这里,晚上回来与林参谋会合。

他在沙地上坐下来,打开一包压缩食品,慢慢吃下,一边吃一边设想当时风暴袭来时的情景,推算连雨两人走的方向。

当时,文工团分队有三辆车,由东向西北方走,连雨所在的车子在中间。沙暴从北方袭来,黄沙遮天蔽日,将三辆车打散。连雨的车陷在这个沙丘脚下,另两辆车则陷在西方和南方几公里处。由于大风不止和沙丘阻挡,她们想要相互寻找也不易看到对方。

连雨会怎样推断呢?她要到那里寻找战友?高放说,她俩沿着沙丘底部向西走了。她俩出发的方向没有错,想必她俩走的应当是开阔的能行车的地方。

萧重爬上旁边一个沙丘。这个沙丘有十几米高,砂子松软,踩踏用不上力,爬上去要付出比爬同样高度的小山多几倍的力气。萧重边走边想,连雨两人大概也时时爬上沙丘以瞭望远方吧!

也许这几天风小,砂子没有流动,沙地上还留着通向各处的脚印,那是先前的搜索者留下的。

萧重清楚,搜索者想的应当和他差不多。在这一带搜索,他们没有发现她俩的踪迹,他再来搜寻,应当也难以乐观。

萧重叹息一声走回原处,从背包里找出腰带,把水瓶挂了两个,想了想,又挂了一个食品盒,然后顺着前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