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可惜对于**的疾病却无能为力!

儒家有六艺,这读书养气是根本,但是养气即便大成肉身还是孱弱,虽不会百病丛生,但也难脱生死大限。

与炼气士的长生之道相比,儒家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为己身突破,一为万民谋生机。

为人族大兴而读书,为人族崛起而奋斗,诸子百家莫不如是。正是有百家在纷乱的先秦时代前赴后继抵御妖魔入侵,人族才得以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成为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先秦儒门的修炼更趋近于炼气士,以读书养气为辅,只是后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配合人间帝王的统治,这才以养气为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己任。当然儒家并不畏惧死亡,他们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最终目标。

只要完成其一,得到朝廷的敕封,就能死后封神,享千年香火祭祀。

这便是鬼神的由来,很多城隍生前便是人间的普通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鬼神当不得大儒一拜,世人都说德高鬼神钦。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儒死后,都会获得敕封,立地封神,而且神位的品阶远超一般鬼神。

“小子谢鸿,字志远,拜见道长!”谢鸿对着江流作了个揖,然后侧过身将两人一鸟请进屋内。

屋里简陋,但很干净整洁,最多的是书,几乎占据了半个屋子。

江流随手拿出一本《春秋》,纸张有些陈旧,显然时常翻阅,里面的注解密密麻麻,蝇头小字,但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有王羲之之风。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这字体便有几分“惊鸿、游龙”的韵味。

依照江流看来,这本《春秋》上的注解笔记已经有着王羲之的五分功力了。

“好字,有王右军之风!听谢丑说你还是生员,就有能力注解《春秋》了?”

谢鸿腼腆一笑,说道:“读书时候,有些感悟便写了上去,可不敢称注解,不到大儒,不敢给圣人之言加以解释。”

江流点点头,拿着《春秋》细细观看。谢鸿不敢造次,虽然他是读书人,不言“怪力乱神”,但对于炼气士还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从外貌是看不出一个人的年龄的,这是个有仙有神的世界,很多修炼有成之人,虽然活了几百年,但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在谢鸿眼中,江流就是那活了百岁的修炼之人,要知道,谢丑这头大水牛成的妖也是两百多岁了。

“丑叔,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这是先天伤了根本,是治不好的。”

谢鸿神色一暗,将熬煮的中药拿下来,然后将一个铜壶放在了火上。

白鹭停在谢鸿的肩上,说道:“总会有办法的,凡人治不好的病,仙人怎么可能治不好!”

谢鸿摇了摇头:“仙人不染红尘,且会为我这一介凡人治病。生老病死,轮回循环,我活了二十年,若不是丑叔和鹭婶婶为我奔波,我早已经死了……咳咳!”

谢丑看了一眼江流,见他还在看着手中的《春秋》,对着谢鸿说道:“我尽力而为,谢家对我大恩,我不会让谢家绝后的,即便治不好,我也会保你后代平安。”

大铜壶里的水开始沸腾,谢鸿拿出一块茶砖,还有一些姜等物,放入铜壶之中,不一会儿便散发出一股茶香。

谢鸿拿出几个粗瓷大碗,郑重说道:“丑叔、鹭婶婶,现在东海出现变故,朝廷必然大军剿灭,但剿灭之后,江南将有巨变……大唐不会让自己陷入四战之地的,肯定会乘着兵锋一鼓作气……咳咳……一鼓作气将江南妖族、邪魅剿灭。这是一劳永逸的做法,绝对不会留情。可能也并不会甄别善恶,因为没有那个时间。大唐重心在北方,不会容许南边再次出现变故……丑叔,你今后就别来了,离开这是非之地吧!对于我们人族而言,这是泼天的大喜事,但对于你们妖族而言,却是祸端,大大的祸端。”

江流放下《春秋》,这个年轻人很有学问,而且对于时事见识不凡,推断也是有理有据。大唐现在可谓是众矢之地,北方各个异族虎视眈眈,是最大的威胁,西边吐蕃也是大患,南方糜烂,从开国时僚人便一直叛乱,短期不能平定。只有这东方的岛国入侵能以雷霆之势剿灭,并且大军已经集结,借此役一举荡平江南,一箭双雕。

“也不知要有多少修士死在这场交锋之中啊!”江流暗暗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