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锏搅�1/4的程度,而我国陆军虽然狼狈,可毕竟还有充裕的预备役兵力可以抽调。虽然这番话有一些威胁的嫌疑,但我是真诚希望中日两国能尽快结束这场完全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宋彪问他道:“什么叫不应该发生?秋山少将,存在即是合理的,贵国之所以要挑起这场战争,原因是很多的,犯错就要承认,而不是用不应该发生之类的借口遮掩,我最讨厌贵国的地方就是这一点,占了便宜就大谈人种论,吃了亏就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味的避谈任何责任。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贵国就只能用卑鄙无耻四个字来形容。”

稍作停顿,宋彪又显得很平静的补充道:“我不是因为打了胜仗就在这里得意忘形的指手画脚,随意评论,而是因为我自旅顺大屠杀开始,就深知贵国秉性。你可以回去告诉桂太郎,不要低估我,我秘密生产和购置的军火足够我打光贵国的所有陆军,你们为这一战筹备了几年之久,我不知道,但我已经准备了六年如果只是要推翻满族统治,以东北军的实力,四年前即可挥师入关了,多余的这四年我就一直在等着你们来找麻烦。诚如你所说的,继续打下去对我国不是很好,但同样的,以我国的准备而言,继续打下去肯定对你们更加不利,只要你们还想要朝鲜国这个殖民地,我就能慢慢拖着你们,一直打到你们山穷水尽为止。你们要是不信那就慢慢来和我在朝鲜半岛打下去。”…;

秋山真之无语,心想您还真是太狠了,可也犯不着说的这么难听吧,虽然您现在是皇帝陛下,我只是一国使臣,可毕竟也算是有交情的故友吧,想当年您要派学生赴大日本帝国留学,我可是出力很多,为您争取了极多的优待政策。

此刻的秋山真之如坐针毡,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恨死陆军的那帮混蛋们让他和日本帝国在朝鲜这片土地上丢尽了颜面。

如果没有这场辛亥战争大日本帝国在各国心中都能算是后起列强之一如今却真的成了各国眼中的笑话,陆军两次被屠杀一次死的比一次惨,上次好歹还是在进攻中被消耗掉的,这一次干脆就是坐以待毙的被围歼而且给中国陆军当了板凳。

秋山心想,这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如今的中国陆军仅凭此一战就足以震慑世界各国,跻身世界陆军大国的行列,从今天开始,在宋皇帝在世的时间里,还有哪个国家敢派陆军到这片大陆上挑战中国陆军?

眼见秋山真之尴尬的无话可说,宋彪才道:“具体要谈什么条件才能达成停战协议,这种事让临时内阁政府去考虑吧,身为君主立宪制的皇帝,以及在现有的情况之下,我不便于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干涉政府的工作。你们可以只签署停战协议,至于你们究竟是战败还是战胜,历史自然会有公道的评断,但此事既然是以韩国挑衅领土争议为开端,韩国也出兵作战了,日韩两国需要分开谈判,韩国必须承认战败,否则我国就只能占领整个韩国为止。在正式谈判期间,日本海陆军都必须撤出汉城,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日本不得向朝鲜再次增兵,而我国在此期间也不增兵,此即两国谈判之基础。”

秋山真之稍微松了口气,只要宋彪愿意启动谈判,他此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当即又问道:“陛下,关于调停国之事,我国已经委托英法参与协商谈判,贵国和法俄是准军事同盟,而我国和英国是泛意的同盟,由英法主持协商或许是更为合理,不知陛下如何以为?”

宋彪道:“我已经邀请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代表美国出面负责此次调停工作,我相信他会立足于公正的原则,不会偏袒双方。至于法国的意见,我想我们可以适当的听取。”

关于这些事,宋彪并不想直接出面交涉商谈,即便是给秋山真之一些旧日的情面,但也到此为止,他不想再说下去,简短的结束对话道:“就这样吧,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秋山真之只能无奈的起身告辞。

宋彪之所以要让内阁政府出面负责停战谈判,原因在于需要一层缓冲,内阁政府在某些条款上可以提的高一点,或者可能提的低了,没有触及日本的底线,他后面还能以拒绝签署政令为由,让内阁政府再和日本重新谈判。

难得打了这么一场好仗,不多敲出一些有利的条款,中国岂能善罢甘休?

至少在宋彪的时代里,中国将会是一个不善长忍耐和宽容的小气大国,静静计较,睚眦必报。

宋彪邀请美国介入调停,很大程度上是要挤掉英国的影响力,不给英国机会从中斡旋,利于他联合美国挤压日本,而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