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菽离昏迷着,仿佛又有意识一般,艰难的微张着嘴。

清城看着菽离渴得干裂起皮的嘴唇,可是周遭,却不见一滴水。

清城果断的割开自己的手掌心,新鲜的血液顺着纹路急速留下,滴滴落入菽离口中。

菽离,这里没有酒,没有水,只有兄弟的血,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

菽离竟微微皱起眉,他好似在做梦。他看见自己在那总也走不到尽头的大漠,自己走着走着,漫天黄沙,要活生生地将人干裂撕扯开,而眼前这个人,恰好给了自己一口水喝……

 。。。  

第三十七章 转机

“将军,营外有人闯入。”

鼎安侯正于帐中研究着大漠地形,愁眉不展。他用手揉了揉太阳穴,淡淡询问道:“可问是何人了?”

小卒回道:“未说,他只是什么也不顾地朝大营走来,背上背着一个身穿战甲,伤势严重的人,他一再强调要见您。”

鼎安侯目光一沉,看了看账外昏暗的天色,“叫弓箭手藏好。”

说罢,便出了帐,他要看看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可是当他看到清城身上背着的那个人,他阴沉的目光瞬间退散了去,甚至流露着些惊喜。

“菽离……”

清城弯着身,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稳稳背着菽离,听闻前方声音,清城抬头望了一眼。

想必这边是鼎安侯吧。

清城小心将菽离放下,搀扶住了他,眼神却一直停留在身前这位身着银色盔甲,霸气异常的鼎安侯身上。

清城甚至没有给鼎安侯行军礼,待鼎安侯扶过菽离后,便默默离开了……

几天后,战鼓又再次响彻于大漠中,轩国的残兵剩将,该如何抵挡狡猾的大漠反派。

菽离的伤并未好,他要求随鼎安侯一起杀敌,却被一口回绝,并以军令强制留在军营中。他手中紧紧握着一盘黄沙,不见一粒落下,他知道,成败,在此一战。若再败,则万劫不复,节节败退。

远处的黄沙滔天而起,厮杀声充斥了一切,菽离踱着步,时不时地看向前方战场的方向。

弓弦羽箭如雨,菽离拿起了身旁的剑,擦拭着,他注视着手中闪着银光的剑刃,眼中倒映着如剑色一般的冷光。

战鼓仍未竭,菽离举起一坛酒,猛地灌下,究竟是入喉太烈……

若等着这般死去,那死在沙场又何妨?

菽离深知违抗军令的后果,还是毅然决然地穿上了战甲……

轩国兵卒死死伤伤,被敌人踩在脚下,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只能缓缓闭眼,静静等待那一剑刺向自己的心脏。

敌军越来越聚集,紧紧围住了鼎安侯,渐渐形成两圈,外圈阻拦开轩国的将士,内圈齐刷刷举起弓箭,对准了鼎安侯。鼎安侯挥剑斩去了身边敌人的头颅,望着围着自己的这一圈弓箭,竟大笑起来。

明知终将一败,还是要带着弟兄们来这沙场痛战一场,我誓踏平这大漠,信念再此,豪情再此,永不倒。

与自己同生共死的弟兄们怎会不知这次的通行只会有命来没命回,或许,这便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吧!那便让自己的热血洒遍这沙土……

“来吧!万箭穿心,来啊!”他大声吼着,眉目一沉,狠狠注视着敌军统领。

大哥!不……菽离看见此状,心亦如弦上弓一般,他不敢做出举动,敌军的弓箭随时可能射向鼎安侯,他混入战场,拾了一件敌军的战衣,想偷偷混入敌军中,靠近敌军统领,一剑结果了他。

可是,踩踏着血肉之躯的路上真的太难太难,离那儿还有太远,敌军统领就已举起了手,示意放箭。

“不——”菽离放大了的瞳孔装着收紧眼底的悲凉。大哥不能就这么死了。

可就在这时,一道蓝光从天而降,清城一掌劈开了围成圈的将士,就在箭射出的刹那,将士们被突如其来的力调转了方向,剑纷纷射向自己的人。清城就如一位战神一般,屹立不倒,举止投足间,属于一位王者的杀气渐渐显露。

远方又传来了震天的杀喊声,菽离回头看去,那是……国主,身后,竟是浩浩荡荡的兵马,气势汹汹杀来,这充满着希望的杀伐声,让将士们又信心顿起,再次挥起了手中的剑……

 。。。  

第三十八章 清·婵

听大哥说,是清城把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