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 (第1/4页)

大亏了!”

“这都是圣上英明,要不然的话,任凭杜大人本领通天,亦是不能有所作为!”许敬宗抓住机会,忙拍李承乾的马屁,字字句句透着喜悦,仿佛这一仗全是李承乾的功劳似的。

李承乾倒也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更不会像历史上的乾隆皇帝一样,抢占臣子的功劳,还大言不惭的给自己封了一个十全老人的称号,轻轻摆手,阻止他说下去,道:“朕坐居长安,对万里之外的征战,焉能有什么功劳,此皆是杜承明运筹帷幄,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

()

许敬宗一记马屁没想到李承乾却不受用,不免有些赧然,再看同僚看他的眼神,分明都带着鄙视,心下更是将杜睿恨得紧,可是却也无可奈何,杜睿是李承乾驾前的第一重臣,这是朝野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此时李世绩道:“圣上!趁此大胜之际,不若发诏到杜睿大军处,责令其继续进兵,最好能将那时常sāo扰我大唐西陲的吐蕃给灭了。”

李承乾点点头,站起身来,走到一幅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划动,每划一条线就是唐军的进军路线,笑呵呵的道:“这一次杜承明改变了战术,不再拒敌与国门之外,而是等在吐蕃必去之地,果是收效不错,打得吐蕃死伤惨重,到眼下为止,吐蕃已损失了十多万人,朕倒要看看那松赞老布还拿什么来长安迎娶晋阳公主!不过,虽然吐蕃败局已定,却仍未伤筋动骨,一定要把松赞干布的数十万大军全歼!”

李承乾也曾统军作战,平灭了吐谷浑,虽然大多都是杜睿谋划的,但是对军旅之事,却也并非一窍不通。

李世绩也看着那幅地图,细细的思索着,突然惊喜道:“圣上!杜大人此时恐怕是已经有了计较,这一次吐蕃怕是在劫难逃了!”

李承乾一愣,道:“何以知之!?”

李世绩走到了地图的前面,对着李承乾道:“圣上请看,杜大人虽然将大军分成了数路,阻挡吐蕃侵入我大唐疆域之内的军队,可所有军队的追击路线却都是朝着同一个地方,就是这里!”

李世绩的手指指向了一个地方,经李世绩这么一笔画,众人才发现,地图上标注的唐军追击路线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很有章法,在地图上看起来特别明晰,都是朝着同一个地方围堵吐蕃大军,那个地方就是石堡城。

石堡城!

李承乾闻言,面sè骤变,死死的盯着那个地名,石堡城,太宗在位之时,唯一的一场败仗,就是在这里。

虽然和大唐那无数的胜利相比,石堡城一败,折损三千军士算不得什么,甚至在朝廷有意的压制之下,都没多少人知道,但这一败总归是太宗一生,赫赫武功的一大污点。

李世绩自然知道李承乾的心里在想着什么,继续说道:“石堡城乃是扼守着吐蕃高原的要道,位置至关重要,可是,要想要在这里将吐蕃全歼,却不太可能!而且如今杜大人已经巩固了积石山一线,石堡城也就没有了多大的意义,而且想要攻取石堡城,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完全得不偿失,臣料想杜大人要想全歼吐蕃,还是得在这里下手!”

李世绩说着,自石堡城的位置,又向东挪了一点,李承乾凑过去看了一眼,突然眼神迸shè出了jīng光。

可是对于石堡城,李承乾的心里还是难以放得下毕竟在那个地方,大唐遭遇过失败,哪怕仅仅是非常微小的失败,大唐都难以咽下这口闷气。

不过李承乾到底不是历史上的李隆基,他还分得清对错,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

#¥#¥#¥#¥#¥#¥#¥#¥#¥#¥#¥#¥#¥#¥#¥#¥#¥#¥#¥#¥#¥#¥#¥#¥#¥#¥#

长安城中的人们此时将目光对准了石堡城,杜睿同样也在思索着接下来的一仗应该怎么打,才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这些大唐的jīng锐训练出来不容易,绝不能平白的丢在了这个地方,打仗自然要作出一定的牺牲,可是这个牺牲绝对不能是无缘无故的。

前世曾有人说过:我是军人,我可以死,但绝不可以错误的死。

石堡城何等紧要,杜睿自然一清二楚,历史上,关于这座城大唐与吐蕃几经争夺,几经易手,死在这座城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对于大唐来说,在整个历史上,在争夺这座石堡城,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那么死在天宝八年,大唐收复石堡城一仗战场上的将士,是不是一种错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