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就算是官府立得又咋样,你们比传销的更能骗,我们还没处告官去!

又想把我们当二傻子?

我呸,叉你们NN的!

我要真把木头扛过去了,你小子万一说,“不错,有把子力气,给我拉到营里当兵!”那我不亏死了。

在这种氛围下,公孙鞅又提高了价码。后面的故事大家已经和熟悉了。

其实,只要没有人相信,公孙鞅就会一直提高价码,直到有人动手为止。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扭转人们对官府的不信任。

反观现在的商家,动不动就有抽奖之类的活动。可是,由来只见众人抽,鲜见有人中。或者,中奖之后就会告诉你,“仅需要再付XXX元,您就可以得到一台XXX。”

骗的多了,就连yy的作用也起不到了。

公信一失,败相已埋,再折腾什么花样都是苟延残喘。

千万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智力和能力。

公孙鞅想法子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变法进行的也相当成功。可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呢?

4。历史课本上没写的——变法后商鞅的结局

自立木赏金开动变法车轮以后,公孙鞅又继续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公元前350年,他开始在咸阳修筑宫殿,并把秦国的首都迁往咸阳。接着把全国重新划分为31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行政长官。同时他废除了井田制,打破了原有的土地疆界,还初步在秦国内部统一了度量衡。两年后,他又改革了税赋制度。这一切,都使秦国的综合国力逐年加强。

到了公元前340年(公元前的纪年,是年份越小越晚,越离现在近。公元后则相反,2007年当然比2006年晚。只不过我们平常都省略了公元两字而已。),公孙鞅觉得时机已到,就开始劝说秦孝公攻打魏国。

他认为,魏国毗邻秦国,与秦国只有一水之隔,而且占有地利的优势,强盛时可以渡河攻秦,弱势时又能东退自保,是秦国的一个心腹大患。更重要的是,魏国去年刚打了败仗,没有几个国家愿意搭理它。这正是收拾魏国的大好时机。就算拿不下整个魏国,至少可以把崤山和黄河两个险要搞过来。这样,秦国就可以据险傲视诸侯,一统天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秦孝公一听大喜,立刻命公孙鞅率兵攻魏。

于是,公孙鞅受命统领着大队人马朝魏国进发。

魏国得到消息也赶紧派上将军公子卯领兵迎敌。

这公子卯(卯读mao,第三声。)也不是一般人。首先他是魏国国君魏惠王的亲弟弟,身份高贵。其次,他还是公孙鞅在魏国时的老朋友。公孙鞅在魏国的时候,经常吃住在公子卯的府上。而且,公子卯也很欣赏公孙鞅,也多次向魏惠王举荐他。可惜,魏惠王照样不采纳。真是见鬼了。在拒绝人才时,他怎么这么有主见。

两军对垒以后,公孙鞅听说对面领军的竟然是自己的好朋友,大喜过望,赶紧写了封情意绵绵的书信命人送过去。送去前还偷偷抹了几滴口水在上面冒充眼泪。

公子卯收到信一看,心潮澎湃。

信写的太感人了:“卯,我的好兄弟,咱俩当初的关系,那家伙,真是感情深一口闷那!可没想到,现在竟然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唉,叫我怎么忍心和你互相厮杀呢?(忍字很模糊,为口水涂抹处。)要不,咱们这么着吧。咱俩干脆也别打了。你到我这儿来,咱俩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咱们两个就起誓结盟,替两个国君拿个主意。咱们两国呀,不打了!起誓之后咱就喝他个一醉方休。喝过瘾了,各自领兵回家,让两国的老百姓都把心搁到肚子里。你看这行不?”

公子卯看完后把信往胸口一按,泪光盈盈地说道,“鞅子,你太有才了!咱就这么办!”然后,他对信使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我马上就过去喝酒!”

过不多久,公子卯就带着几个随从赶到秦军大营。公孙鞅亲自出门迎接,用最热情的拥抱欢迎他。接着,他们进行了庄严肃穆的盟誓大会。盟誓之后,宴会开始。公孙鞅与公子卯把酒言欢,亲热的不行,就差喝交杯酒了。

公子卯也是越喝越开心。

可就在公子卯喝的正爽之时,公孙鞅悄悄把杯子往身后一扔,几十个彪悍的披甲武士马上从帐篷外冲了进来。公子卯刚开始还以为这是他的好兄弟专门为他准备的余兴节目。

等武士们七手八脚地把他和十几个随从全都按倒在地,然后又把露着大脚趾头的破战靴狠狠地踩在他的小胖脸上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