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杨青荻接过倚天剑来,神色颇为复杂摩挲片刻后,才说道:“既然是郭襄女侠留给峨嵋派的,我却不好再收回。只是灭绝师太实在太不堪,日后峨嵋派若有好的传人,再还回去吧。可惜没得屠龙刀,否则取出其中武穆遗书,对你的大业也有很大帮助。”

赵禹笑一声说道:“**穆用兵如神,他流传下来的用兵心得自然精妙得很。不过,兵书终究是死物,人却是活的。我麾下徐达、常遇春皆是古来罕有的将帅良才,未必就非靠一本兵书才敢进望天下!”

他见杨青荻神色有些萧索,心知她是联想到父母惨死之事,便柔声安慰道:“今次也算大局方定,待回中原稳定下局势后,我便着手追查那件事,为姐姐报仇。”

杨青荻却摇头道:“人活着,从来都不是为了杀人和被杀。你现在身系无数人的福祉安危,若为了给故去的人讨回公道而让活着的人遭受折磨,算是什么报仇。”

赵禹听到这话,握住杨青荻柔荑道:“我有分寸。此事非独一人一家之事,那天魔教旨在祸乱武林,早晚还要对上。”

小昭因上次与杨青荻私语被赵禹听去,再面对他时,俏脸总会禁不住变得绯红。这会儿远远瞧着赵禹与杨青荻私语,美眸中流露出几丝分讲不清的意思。

赵禹瞧见站在不远处的小昭,心中也觉几分尴尬,说道:“小昭,你不要着急,光明顶之事了结后,我便送你去寻**,且再等几天吧。”

小昭点点头,背过身后神色间却有些落寞。(未完待续。)

208章 冷血绝情紫衫王

光明顶熊熊燃烧的圣火被赵禹亲手熄灭,场中明教中人见到这一幕,哪怕早已经有所准备,事到临头仍不免黯然伤怀。

随后众人皆退入秘道当中,由赵禹带领,祭拜了葬在秘道中的阳顶天。

殷天正不无感慨道:“阳教主英雄一生,却没想到几十年前便抛下一干教中兄弟早早弃世。想起这些年所作所为,异日九泉之下,真难有面目再见阳教主。”

杨逍与五散人听到这感慨,面上也皆露出愧疚之色。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围绕光明顶发生这些事情,他们皆一路瞧在眼中,若非赵禹率领五行旗前后奔走,尽力**,明教只怕将就此一蹶不振,而不是现在这样置身事外,瞧着六派与汝阳王府人马生死搏杀。

秘道悠长,要容下这些人并非难事。因为要等待六派与汝阳王府厮杀的结果,他们便在此居住下来。

赵禹除了在秘道中帮助杨逍和殷天正疗伤之外,得闲也会出了秘道,在山峦上瞧着各派与汝阳王府人马的战斗。

汝阳王府近千铁甲,皆是百中挑一的精锐士兵,哪怕弃马不用,士气也仍**得很。在山外赵禹瞧见有几千匹马聚集在一处,便猜到汝阳王府应是以空马为疑兵之计,制造出千军万马的浩大声势。

崎岖的山道上,大队人马根本铺展不开。汝阳王府军队也不急着一鼓作气冲杀,只紧紧扼守住进出山的路口,似乎在等待明教与六派决出一个高下。

而六派此时却变得甚有气节,哪怕光明顶下隧道门户大开,仍不退进去,而是由各派高手带领,在明教众人退出后,第一时间发起了一波突围攻击。守住山道的汝阳王府高手予以迎头痛击,展露出强大力量。尤其那两名曾在雪夜追杀赵禹的鹿鹤二翁,两人联手竟连六派中武功最高的渡劫老僧都被击败,负伤退走。

此一役,六派虽杀了汝阳王府一些人手,但自己这一方折损也颇多。少林死了两名空字辈高僧,武当五侠也都个个带伤,余者高手,或伤或死,竟折损了十余名高手。除了汝阳王府高手众多外,普通士兵手中齐备的弓弩也发挥出极大作用,峨嵋派静虚、崆峒派常敬之,皆是被乱箭攒射而死。武功高手,哪怕身手再高明,若撞上全为杀人而存在的精兵,所谓的武功,算不得太大依仗。

这一战后,各派被赵禹激发起的斗志士气如流水般泄出,也顾不得不受明教恩惠,收拢门下**后,纷纷退到光明顶前隧道后方,据此与官兵对峙起来。

赵禹冷眼旁观这一战,对汝阳王府人马的战斗力也暗暗咂舌,抛却那些高手不说,单单普通士兵的战斗力,比起讨虏军最精锐的队伍尤胜一筹。滁州军能稳胜汝阳王府这一部精锐的,唯有五行旗精营了。

不过五行旗精营规模却一直被限制,想要扩大分外艰难。幸而元廷中如汝阳王府这队亲兵一般精锐的军队为数也不多,蒙古铁骑虽有骁勇善战之名,但百年来承平罢斗加上内耗良多,战斗力比起成吉思汗与元世祖忽必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