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要一个听力正常之人扮聋子,是极为困难之事,尤其六识敏锐武功高强的高手,更会在察觉到异样后近乎本能的生出反应。然而这苦头陀却让赵禹大吃一惊,他先前那些许反应,若非赵禹加倍存心留意,也绝对不会观察到。联系赵敏的话,这苦头陀却是在高手众多的汝阳王府中扮了二十多年的聋子却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这样一番非人的坚韧,赵禹想来都觉凛然无比。

他不动声色站在苦头陀身边,视线却飘过去想要瞧瞧苦头陀是否有易容的迹象,然而却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反倒是苦头陀发现赵禹审视的目光,颇为警惕扫了他一眼,转身往更远处站了站。

赵禹收起观察的目光,又将视线落在赵敏身上,待观看了几招剑法后,脸上又禁不住流露出疑惑好奇之色。原来赵敏所使这几招剑法,竟都是分属不同门派的精妙绝招,往往被视为不传之秘,非嫡系亲厚弟子,不得传授,然而现下却被赵敏随手拈来信手使出,虽然还未得真髓,却已经颇有章法!

有了这个发现,赵禹瞧得益发用心起来。幼年时两人虽然一起练武,然而赵敏大半却是因为凑个热闹的心思,练得并不太过用心,只从苦头陀等人那里学了招式皮毛,然后再煞有介事教给赵禹,她虽然聪明又有天赋,然而大半心思不在练武上,因此身手与赵禹比起来却是稀疏得很。

后来,赵禹离开大都,将自己所练的养气法门转赠赵敏。永登再见面时,她的内功已经颇具火候,且勉强算得九阴一脉,可见这些年练功也算用心。现在再瞧来,只见她将各家武功招式糅合起来,融会贯通,已经颇有几分气象,却是一扫幼年时于练武上的懒散。只是这样一份执着转变,不知是因现下汝阳王府稍显窘迫的境地,还是因为自己……

赵禹心中正思忖着,赵敏却已经收起剑来,俏脸红润,略有些气喘,在初升朝阳柔和照耀之下,益发美艳不可方物。这时候,她才瞧见站在一边沉默不言的赵禹,便翘了翘下巴,说道:“你先下本领的确比我高了一些,不过,我自己也肯用功了。再过得几年,嘿,胜负也难说得很。”

赵禹听到这好胜的话,先是笑了一笑,才说道:“六派那些人,皆是我的手下败将。你纵学得他们十分本领,也未必就能追赶上我。不过,你劳师动众远赴西域擒下这些人,难道目的只是要学一学他们的本领这么简单?我好心提醒你一句,各派这些精英高手虽然被你一网打尽,不过元气却还未尽失,武当派那位老人瑞张真人已经广发请帖要召开英雄大会。你须得小心被反噬到。”

赵敏听到这话,冷笑一声道:“真是奇怪了呀,你赵大教主向来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那些各派武林人士虽然和你明教不对付,总还算是汉人一脉。你这般提醒我要小心,莫非是存心要把他们往死地里去推?”

赵禹笑一声说道:“这些家丑,纵使讲一讲,也没什么关系。我们汉人太多,我要做什么事,却难面面俱到,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难免有人在碍手碍脚。这情况,却跟你们蒙古人斗成一团差不多。这世上自从有了善恶之分,自然也就生出许多不同的善恶主张。我做不到去以德服人,若以力迫之,难免又会陷进自相攻伐的虚耗中。你能暂且帮我摆弄住这些人,实在是对我的大事助益良多,异日我汉统复兴,便在大都城里给郡主千岁立一座大大的功德牌坊。”

赵敏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咬着银牙冷哼道:“你的如意算盘,莫要打得太响了。我将这些人擒而不杀,自然有我的一份计划。你想在这件事情里大收渔翁之利,却是不要想得太美妙。”

赵禹听她语气强硬,却也不过是惯在自己面前不肯认输,赵敏在西域那一番筹划的确算得巧妙,唯一的漏洞便是明教现在安然无恙摆脱出来,现下已经有些骑虎难下的形势。他略一思忖,忽然开口问道:“敏敏,你有没有怀疑过,你这番去西域是有人存心引导?”

赵敏听到这话,眉头挑了一挑,脸色突然变幻起来,沉声道:“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赵禹便将成昆之事讲了一讲,说道:“这个成昆,处心积虑要为难我们明教。这件事虽然曲折,却也不过是寻常的江湖恩怨纠纷,但你们王府涉足其中,却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而且,成昆与你们合作,也未算得开诚布公,尚有诸多隐瞒。西域这一番动乱,我们明教的确深受其害,武林江湖也受创良多,你们汝阳王府又何尝大获全胜。这一番动荡,你父亲虽然胜了刘福通,兵威大炽,实则也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窘迫的境地……”

赵敏一边听着,脸色已经逐渐变得阴沉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