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 (第1/4页)

出一条道。竟是上了台阶。见到这一幕,其他士子顿时怒了。这排队还讲究一个先来后到,就算想出头,也不至于连规矩也不懂吧!

这年头讲究尚武,所以就是书生也喜欢佩个剑,哪怕只是花架子,所以。看到有人插队。一个脾气暴躁的士子不乐意了。大步上前扳着那新来年轻人的肩膀就扒拉了一下。

“喂,这负责收墨卷地管事还没来。快回去排队!”

“排队,排什么队?”那年轻人回过头一瞪眼睛,眼神中陡然流露出的凛然光芒顿时让后头那人打了个哆嗦,他随手一甩就挣脱了那胳膊,忽然恍然大悟地大笑了一声,“哈,原来你们都是来走沛王殿下门路,想闯一闯科举的!走门路就走门路,不就是担心我抢了各位的先,说那么多废话干吗?”

虽说是走门路,但那都是大伙心照不宣的事,被人点穿了自是人人不乐意。于是,一时间群情激愤,可这是在人家的宅第大门口,骂街自是不雅,于是,无数文质彬彬的文雅骂人话就纷纷朝那年轻人扑去。

面对这些软绵绵的阵仗,那年轻人却丝毫不觉,径直上前对门口看热闹地仆役说道:“烦请通报沛王殿下一声,就说是陕州姚元之回洛阳了!今日人多不便拜访,我改日再来。”

说完这句,他也不理会周围人,转身就准备走,但只下了一级台阶,他便忽然停住了步子,从腰中摸出一枚金质小令,回身交给了那仆役:“差点忘了,这是昔日殿下借给我的,烦请转交沛王殿下!”

“我道是谁,原来是陕州姚十公子

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某管事终于跳了出来,也不怪他记性不好,这三年姚元之在家里守孝,也就来过两封信,这家里上下自不可能人人都认识他。眉开眼笑地上前夺过那仆役手中的金质小令,他连忙伸手一引把人请了进来,口中犹自殷勤地说道:“前些时候沛王殿下还在唠叨,说是姚十公子孝服期满,今日可可儿您就来了!”

姚元之原以为李贤很可能早就忘了他,谁知竟还会有如此待遇,这年少心性自然是畅快非凡,谢过之后便跟着那管事往里头走。而外头那些士子看到这一幕,不禁全都愣了,那些家住关陇的则是使劲回忆起陕州姚氏,更多的人则在琢磨,这姚元之和李贤究竟是什么交情,李贤会不会一高兴,就把这次的状元许出去了。于是,门上地仆役顿时成了套话地对象。

可这事情别说门上地仆役,就连里外的总管管事都不知道。除了李贤自个之外,也就只有寥寥数人明白,这两位根本是打架打出来地交情。

“哈,三年不见,元之你居然高了这么多!”

李贤听人一说是姚元之到了,立刻亲自迎了出去,一见到人,不等他行礼,他竟是直截了当上去重重拍了拍人家的肩膀,刻意多用了几分力道。要说他和姚元之除了打了一次架,之后并没有太深的交往,但所谓的臭味相投就是如此,他愣是对这个豪爽的少年郎很有好感。

“三年不见,殿下果然还是和当年一样的脾性!”姚元之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肩膀,这才正色道,“我如今孝期已满,自该出来做些事情。刚刚在外头看到那么多士子苦求推荐,不过是为了科举金榜题名,我就不去挤这独木桥了。殿下王府官大约有多,带我一个如何?”

这年头的王府官没什么实权啊,怎么这姚元之也和高政一样抢着当?

虽说心里嘀咕,但送上门来的人,李贤当然没有往外头赶的道理,在那些林林总总的官职当中一合计,他便笑嘻嘻地道:“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好官,主簿如何?”

“嘿,有个名头就行,不过是一张官皮而已,今后有殿下在,我还怕什么将来?”姚元之满不在乎地一笑,随即忽地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了,我三哥托我向你说项,说若是东征,就想办法把他安置进去,这点小事应该不难吧?”

就东征这件事打主意打到李贤身上的不在少数,不过哪怕是看在姚元之的份上,他也不会拒绝,因此二话不说地应承了下来。说话的时候,管事又满脸苦色地捧着一大堆墨卷进来,说是那些士子尚未散去,又问是否把卷子照例拿去给罗处机看,李贤自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的功夫,又有不少人进来交待各式各样的事,所有的事情基本上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归阿萝管,另一类则是归罗处机管——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李贤什么事。

“殿下的那个罗典签也未免太忙了吧?”

见李贤二话不说一挥手,就把一桩桩重任压到了别人身上,姚元之不由得瞠目结舌。虽说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