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1/4页)

“唔,一旦我们那边展开攻势,颍州这边势必要有动作,最好能迫使亳州这边调兵回援,最不济也不能让这边兵力增兵亳州,以减轻我们在徐州那边的压力。”

王邈并没有避讳郑渐,军指挥使这一级别的将领已经有资格知晓这些大战略了,何况这些事情马上就要铺开,甚至连蔡州那边也瞒不了,关键在于你有无能力干预。

*********************************************

郑渐望着逐渐远去的帆影,紧了紧自己身上的邯刀,胸中也涌起一阵豪情。

他很清楚自己的责任。

步军的主要责任是守住颍上这个插入颍州的钉子,要让蔡州军吞不下拔不掉。

以颍上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半个县城都被颍水绕过,仅有西门而出,东门则是毗邻码头,甚至就在水军船队的打击范围之内,所以随着城墙的加高加固,防御压力反而不大。

但是自己的责任却不一样,不单单是协助守御颍上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任务是要给北颍州的蔡州军施压,迫使他们无法安安稳稳,甚至要让他们一直处于一种随时可能面临打击的压力下。

他已经得知了自己两位叔伯的任职。

大伯郑居已经正式被辟为从事,协助长史陈蔚,这是一个相当显赫的职位,其工作性质更是重要。

而二伯郑弘早已辟入府中,现在据说更是协助行军司马崔尚掌军事。

这意味着郑家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君上的认可,可喜可贺。

郑渐很清楚自己比起梅况来在武道水准上要逊色许多,但是他却认为在水军作战上,武道水准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淡化了,尤其是在火龙炮和重型术法车弩的登船之后,加上纵帆的使用,水军的战斗力从近战向远程打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如果能够将这种远程打击战术与船队的操纵战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水军的战斗力还将迎来一个飞跃。

界牌河岸一战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郑渐觉得自己颇有体悟,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未来的一战中充分发挥出水军第一军的威力,用蔡州军来砥砺水军第一军的兵锋。

第五卷 倚天万里须长剑 第二节 锥处囊中

濠州,钟离城。

一身黑色长衫笼罩在甲胄外,江烽站在钟离城头遥望北方。

站在他左边身旁的是一一名面色枯黄山羊胡须的老者,目光闪烁,似乎也在琢磨着什么。

张挺白皙的面孔上多了几分森冷,颌下微微发青的短须更让他显得有些杀意逼人。

钟离城淮水中游,处于涡水注入淮水的水口和涣水注入淮水的水口之间。

从寿州到楚州的淮水沿线,寿春(寿州州治,南岸)、钟离(濠州州治,南岸)、徐城、(属泗州,北岸且不临河)招义(属濠州,南岸且不临河)、临淮(泗州州治,北岸)、盱眙(属楚州,南岸)、淮阴(属楚州,南岸)、山阳(楚州州治,南岸),八座城池,分属四州,其中四州州治均再其中,一字排开。

虽然徐城和招义县城都不临河,但是距离却很近,实际上商贸往来都紧紧依靠淮水沟通。

若是单从淮右本身的角度来说,濠州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盖因淮右通过对寿州商埠的打造和水军力量的强大,实际上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淮水航道,无论是淮北还是现在已经荣登吴王宝座实际控制了楚州的李,亦或是搅局者蚁贼秦权,都无法撼动淮右在淮水这条水道上的地位。

濠州不过是这条水道上的一段,哪怕它掌握在李手中,一样对淮右淮水水上霸主地位无法构成威胁。

但如果着眼于北上,着眼于徐州战略,濠州的地位就不可替代了。

钟离城所处的位置很巧妙,它刚好处于三州结合处,淮水以南属于濠州,而北岸属于泗州,但若是从泗州境内往昔走上一二十里地,就属于徐州了。

理论上徐州和泗州是一体的,但实际上随着感化军节度使时酆实力的急剧衰落,东面的泗州和海州,他还有多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恐怕连时酆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淮北五州中,论重要性,徐州首当其冲。

南方称徐州为北门锁钥,北方称之为南国重镇,其西通中原,北扼齐鲁,南屏江淮,论地理位置,在整个东部地区,无出其右。

颍亳二州,算是徐州向中原地带的一个前出区域,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作为徐州争霸中原的桥头堡和南部纵深,关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