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 (第1/4页)

按照陈蔚、崔尚、王邈他们的判断,估计沙陀人的后勤补给也到了极限了,而汴梁城中在前两个月就已经经历了大逃亡,真正上层富裕阶层都已经逃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中下阶层城市民众了。

可能沙陀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这些城市普通民众价值不大,留下来可能还会增添粮食补给的压力,所以才采取了这种对策。

当然,也不排除沙陀人内部对此态度不一,所以迟迟未采取措施。

“难道梁军就都全军覆没了,或者都投降了晋军?”郭韬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大梁强盛时,关中朝廷畏之如虎,如芒刺在背,恨不能联合所有藩阀讨伐,但真正当大梁覆灭时,朝廷才发现整个北地胡人势力大盛,甚至没有谁能制衡他们了,这又不由得让他们大为恐惧。

也幸亏还有一个突然间异军突起的江烽,但江烽控制的徐州位置太靠东,对于关中朝廷来说,有点儿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感觉。

与关中紧邻的南阳却又态度暧昧,似乎与晋军之前有某种默契,所以也难以让人放心。

“那倒也没有,从中牟退下来的溃军起码也有好几万,现在都在不知所踪,据斥候报回来的消息,不少人南下投靠了蔡州袁氏,也有一部分向西南投降了南阳刘氏,当然也有部分已经跑到了曹州和宋城,汴梁城中本来还有几万人马,不过军心散了,士气没了,这一仗也打不下去了,一哄而散,也有一部分到了曹州和濮州。”

江烽所说的是实话,破船还有三千钉,大梁溃灭了,十余万大军真正被晋军消灭的其实不到一半,大部分都是溃散逃跑了,而且晋军也忙于掌控占领各个城池要隘,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追击这些残兵败将,所以也给了这些溃兵逃跑的机会。

第二百二十五节 闺蜜出手

逃到徐州控制的领地内的梁军陆陆续续超过了四万人,估计逃到蔡州投效袁氏的应该也有两万来人,南阳方面接受了大概一万多人,现在散落在中原大地上沦为盗匪的估计也应该还有近万人,其余的不是阵亡,就是被晋军俘虏了。

徐州方面接受的梁军主要在曹州,其中冤句就接受了接近两万人,考城大概有一万多人,曹州州治也有四千多人,也有少部分逃到了宋城。

朱茂已经向徐州发来请示,如何处理这些梁军溃散的军队。

这些溃散的军队中不乏原来的梁军精华,比如控鹤军、厅子都、踏白都,也有像龙骧军、天兴军这样的主力。

目前天平军的主力已经前出到了冤句和考城一线,朱茂更是亲自坐镇冤句,准备应对沙陀人的挑衅。

但这样庞大数量的梁军溃兵却是让朱茂大为头疼,光是要供应这些梁军溃兵的粮草就是一大消耗,枢密院对各镇军的粮草辎重补给控制得很严,所以朱茂根本无法支撑,而且镇军对地方民政也无权干预,哪怕要一粒粮食都是违反军规,所以才会这般紧急的发函来。

再加上从汴梁那边逃来的民众,就更是让本身就刚纳入徐州方面管治的曹州支应不起了。

江烽已经命令王朴紧急赶往曹州,负责处理汴梁战乱灾民事宜,同时让其以曹州长史身份暂代曹州刺史职责。

王朴的升官之路堪称扶摇直上,也让无数徐州大总管府内的士绅子弟眼红得发亮,而同样已有不少庶子寒门子弟在大道学堂中经历了几年学习,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了各州县的衙门中开始他们的仕途之路。

江烽已经命令将梁军各部押送到沛县,在沛县进行整编。

盖因沛县在徐州北部,有紧邻泗水,粮食可以通过泗水运来,另外也可以在整编完毕之后直接北上前往淄青。

江烽从来就没有打算放弃这些梁军,好歹也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卒,哪怕就是打垮了打散了,没了士气军心,那又如何?

在徐州军治下,有的是办法来解决,再怎么也要比那些新兵士卒强多了。

听得江烽如此说,郭韬也是叹息不止,十多万梁军就这样分崩离析,大梁就此亡国。

“朱允没找到?”

“晋军进城之前两天就没有看到他的人影儿了,如果不是朱允失踪,好歹几万梁军也能坚守几日吧?”江烽也觉得不可思议。

梁王朱允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到底什么时候失踪的,去了哪儿,无人知晓,甚至他的十几个儿子还有爱妃宠嫔,都无一带走,倒是一窝蜂的逃到了曹州,也是一个烫手山芋,江烽估摸着沙陀人安顿下来,就会向自己一方提出索要要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