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唐正珏是脾气较为顶牛的,索性直言:“皇帝,嗯,陛下,我只想问。你杀了很多宗室,也就罢了,为何要杀皇族的武尊和唐正越。”

皇帝忽然笑了笑:“几位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有意来说情?”

“你!”唐正珏大怒,被唐峥一按才醒觉,这皇帝不是以前那个能骑在脑袋上拉屎拉尿的那个了。

“皇帝,我只问一句,唐正越和皇族武尊,是否一定要赶尽杀绝?是否一丝余地都不留?”唐正耀目光灼灼,沉声道。

皇帝神色淡然:“该死的人就一定要死,否则,朕睡不着觉。大战在即,朕不允许任何的纰漏。”

唐峥沉吟:“陛下,难为他们一身修为,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死在战场上。”

皇帝绽放一缕酷烈:“不必,朕就是要用他们来告诉某些人,并非缺了他们,朕就做不了事。”

唐峥和唐正耀的目光在唐正珏身上一顿,果然唐正珏立刻涨红了脸,到底是没发作出来。

“王策,皇帝你要如何处置王策。神孽,人人得而诛之,我北唐是决计不允许有神孽的。”唐正耀的眼睛焕发一道光彩:“皇帝,是你表态的时候了。”

“怎么,到了这时候,你们还不肯死心?”皇帝忽然冷笑:“姑且不论王策是否神孽,纵然他是。我也保定他了。”

皇帝身子向前一倾,给人一种压迫力,流露讥诮:“三位,关于王策的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朕还是那句话,要杀王策,那就先从朕的尸体上跨过去。”

唐峥三人倒抽一口凉气,皇帝的态度太明显了。唐正耀错愕:“难道,你并非是为了刺激皇室动手,才如此力保王策?”

“刺激你们?”皇帝的讥诮之色更强烈十倍:“我看你们始终是不明白,刺激你们,只是顺手而为。”

“朕的目的,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保住王策。”

皇帝淡定并怜悯:“你们仍然不知,皇室为何会有今日的下场?并不全然是因为十七年前,更因为你们要他的命!”

“朕绝不允许,谁要他的命,朕便要谁的命。”

唐正耀三人呆若木鸡,皇帝绝对不是开玩笑,从他的神情来看,这份重视绝对只在这之上。

王策有什么出奇之处?唐正耀三人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唐正珏忽然说道:“陛下,坊间有流言,说王策是你的……”

皇帝皱眉,疲惫的摆摆手:“三位,你们走吧,悉心修炼就是了。至于国事,有朕在,你们不必操心。”

唐正耀三人面面相觑,不甘心的正要离去。皇帝忽然抬头喊住:“等一等。”

“王策,是我北唐能否成就千古霸业的关键一环。这件事,只限三位知晓。”

……

假期过后,王策重新在两衙上班,维持有趣而乏味的职场。不过,大约人人都知晓这位小爷是惹不起的主,一时半会没人敢来招惹他了。

于是,王策很没滋没味,偶尔倒是巴不得来几个二逼找麻烦。

不过,他王策的心愿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光是十七岁的两衙总领,这就很是荒诞,凡是思维正常的官员都不会招惹他这个眼看就奔指挥使去的少年。

如果这还不够,平叛期间,王策节制两衙乃至大内营之举,足以表明王策上边有人,而且上头那个人还是大家的顶头上司。

吃多了撑的?去惹这一号混世魔王一般的主?皇室的下场还不够?传言,皇帝可是为了力保王策才有这次叛乱呢。

文官有风骨,可风骨那玩意不是教唆你去主动招惹混世魔王。又没公主给你救,你跑去挑战恶龙?那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什么。

一次的逼宫叛乱,给京城带来了一些挥之不去的血腥气,也带来了一些改变。

首先是朝廷上,王寿王首辅决意,等这一个时期过渡,便致仕返乡。这一个小道消息流传很广,王策知晓这是真的,皇帝已经批准了。

如果李渐离不死,估计就是由他入内阁。不过,这一个空缺的内阁之位,目前文官私底下争得很犀利。

其次,就是大江府的军事将领,基本从上到下,都被换了一通。不过,大江府的都督之位仍然悬空,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传言,说是解世铣将会上任。

坦白说,北衙和王策都以为,解世铣更适合做将军。不过,经过叛乱,王策倒是知晓皇帝为什么非要解世铣做北衙指挥使了。

一个谈季如已经心怀不轨了,如果北衙再失控,皇帝那基本等于成了瞎子和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