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真真意思不太明确的,就剩下牧野人王和剑圣三人。

帝冕和荆棘赶去抓鬼尊鬼宗去了,剩下剑圣和牧野陪同王策和诸海棠。

鬼界厮杀声震天,广袤的土地上,赫然是数不清的战灵和鬼灵交战,形成一个无边无界的战场。

王策统帅战灵军团,在土包上指挥作战。

剑圣和牧野各自神色无奈的在一旁,瞄向王策的眼神,多有几分不忿。王策随意的表现,让牧野不满:“老沈,你的大弟子是琉璃武宗,他也是火种候选,不妨……”

“湛宗尧?他不成。”剑圣不喜王策没责任心的表现,但也不会昧心的认为徒弟能胜任:“我这大弟子,并无那份公心。”

“半帝王魂倒不错。”剑圣心中一动:“隐然已有武帝的境界了,只是修为上不去。”

一个一个的名字,或尊号,从二人口中私下道来。细心来说,也不是没有适合成为火种的,譬如八部龙和慈悲王,一个较为正直,一个较为仁慈。

奈何,与王策一比,似乎就无形中分了一点高下优劣。

纪千败是这个小团伙第一个认可王策的,帝冕是第二个。也恰是帝冕的认可,以及阐述,才让其他六大武帝半信半疑的赶来在罪城会合。

虽没有明说,来罪城的时候,剑圣等人各自心里多少是半信半疑的。王策真的能做火种,在他们战死以后,能传承责任?

表面上的考核,暗地里的审视,是八大武帝一直在做的,也是必须的,哪怕王策是纪千败的徒弟也不会动摇这一点。

八大武帝,有的有徒弟,有的有后裔。这些弟子和后裔,是首先被当做火种来挑选和培养的,但也要经过一样的审视与考核。

火种,要继承的是千年来四代武帝的努力和遗愿。一代一代的传下来,不求火种能击败武神,但求继承遗志,传给下一代的武帝,直到某一天击败甚至杀死武神。

上一代的火种,是帝冕。

帝冕锲而不舍的义无反顾的踏上造反派这一条道路,成了各国皇族和朝野避之不及的瘟神,不顾名声烂大街,归根结底也为了完成这份遗志。

牧野瞄了王策一眼,恨得牙痒痒:“这小子什么都好,唯独是没表现出那份责任心。不然,那真真是最好的人选。”

一身白衣的剑圣无奈苦笑,或是自嘲:“天底下,果然就没有这么完美无缺的人和事。”

互相看了一眼,除了无奈,也真是就剩下蹉跎了。

王策恰在这时,大声下令:“许诸,率领武卫营,出击。”

魁梧的许诸发出嗷呜的咆哮,率杀气腾腾的武卫营奔腾压上,玄鬼中阶的精锐战灵军,顿时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策满意的甩了一个响指,又搞定一支鬼军。

……

剑圣和牧野也承认。

王策是不二选择,是最佳火种。除了没有表现出让人满意的责任感以外,几乎就是完美的。

二十余岁,归元境的武道修为。这放在任意时代,都是一个极其出挑的成绩了,交给任意宗派,都会当成宝贝弟子来栽培。

放眼九洲,二十岁以下的武尊不是没有,但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巴掌,实战也绝对不如王策。不怕夸张地说,在这一代三十岁以下的武者当中,王策是最强者,没有之一。

因心相鲜少有攻击力,就是有也不强。除了死去的邪王,没人知道王策光凭心相,就有堪比武宗的实力。但王策有宗师心相,在旁人眼里,哪怕只有防御力,和武道结合,也足够恐怖了。

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有归元境修为,有宗师心相。这样的人,上哪儿去找?

一如帝冕私下的说辞:“王策这样的人,能碰着一个,就是我们的运道了。索性有一致的目标,那又何必计较太多。”

责任感这玩意,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不打紧。

剑圣等人难道会真的指望王策未来去干掉武神?自然不该也不会有这么白日发梦的蠢事。

堂堂曾经的天下第一高手,飞仙连人皇都敌不过,何况武神。

在帝冕之前,还有三代武帝,统统是寿命快终结之前,就去找武神决战。虽说参与的人不多,也没有无上武帝,但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

纪千败和剑圣等八人,是四代武帝当中,人最多,也最强大的一批。从决意和帝冕一道的时候,就没抱了能活着回来的希望,更不要说击败武神。

五千年来,多少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