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西南,那座椭圆形的广场是干什么用的?”

李岩拱手恭谨答道:“陛下,四夷酋长入朝,安置在这附近的几座里坊居住,他们习惯了骑射生活,有一处骑射馆让可以他们练习骑射,日后他们的子弟成长,就是陛下开疆拓土的鹰犬。”

“好,不错!小李学士计深谋远,像这样的骑射馆可以在长安多开几家,良家子弟俱可进去练习骑射!”皇帝瞧着李岩,对此设想赞赏不已。

“陛下错赞,其实这都是朝中重臣在苏礼部府上品茶清谈出来的,李岩不过拾人牙慧,今日在紫宸殿讲述出来。”李岩赶紧谦虚几句。

打热趁铁,李岩举起细竹竿,指着一个精美的马车模型:“陛下,请看这四轮马车,还有这边的港湾式泊车之地……”

难道李岩还要开出大唐帝都长安的城市公交系统,难不成还有英姿飒爽的金吾卫女越骑么?

……

改造朱雀大街,从朝争开始,故事多着呢,兄弟们不要忘了投票收藏!

64。羽林武学(上)

兄弟们,趁着分类强推榜这股东风,推荐收藏评价打赏猛砸,燕歌承诺,日推荐票,日收藏过三百,加更一章!

……

大明宫,常朝紫宸殿上,百官鸦雀无声,只有翰林学士李岩清朗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回响不绝。

只听得皇帝李隆基心神荡漾,沉浸在盛唐风物之中,遥想那繁华的朱雀大街上,英姿飒爽的女金吾卫骑着神骏的白马,指挥着川流不息的行人车马,大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酒肆,一派繁忙喧闹,井然有序的盛世模样。

“启奏陛下,这都城模型如运用于军事上,亦可唤作沙盘,儿臣在训练羽林骑时,按孙子兵法几种地形做成沙盘,给军士讲解时通俗易懂,如果行军打仗,将军们只需带上几名工匠,斥候勘察出地形——”李岩的话锋一转,从繁华的帝都一下子扯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开元年间,大唐帝国的财政与军事,是朝政的重点。雄才大略的皇帝李隆基瞿然一惊,不由语加快:“模型,沙盘,朕都是闻所未闻,今日算是开了眼界。小李学士,你是如何训练羽林骑的?快与我说说!”

“儿臣愚昧,觉得羽林军校,除了骑射不俗,有膀子力气外,在战场上,须有勇有谋,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我觉得更应培养他们的指挥能力,进行系统的军事学习,请那些百战余生的边军老卒担任教官,传授战场经验,由陛下亲自掌管羽林军校的培训,不过三年时间,一批接着一批由陛下亲自培训过的羽林军校,深受皇恩,远赴边塞,为大唐帝国,为陛下开疆拓土——”李岩越说越兴奋,心情激荡,从沙盘谈到了武学,这些东西都在他心头萦绕好久,逮住个机会,在大殿上畅所欲言。

李隆基还未等他说完,转身问道:“源侍中,设立羽林武学,以你之见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李学士的提议甚好,有了人才,大唐的国力才能长盛不衰。”侍中源乾曜老成谋国,一眼就看出此举的利弊。

户部侍郎宇文融,兵部郎中裴光庭也出纷纷上奏附和,言道选育人才为国之根本,大唐气运长盛不衰。

有了皇帝亲自培训的羽林军校,他们受皇帝恩宠,羽林一系掌控边军,安史那两个胡儿还能兴风作浪么?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或许我能为盛世大唐的辉煌效一点绵薄之力,哪管它出头的椽子先烂。

当李隆基回到殿上,坐在雕龙胡床上道:“工部侍郎李林甫,翰林学士李岩筹建待漏院有功,赏赐金银锦缎,改造朱雀大街一事准奏,即日动工,所需人员物资,由源侍中、宇文侍郎调配。”

中书舍人,京兆尹张九龄此时才醒悟过来,今日朝堂上去了中书令张说,源党力捧李林甫父子,对改造朱雀大街一事,众**赞,竟然一锤定音,如此顺利。

自己的恩师,中书令张说为人豪迈不羁,不拘小节,在待漏院前中了源党的阴招,被勒令回府闭门思过半月。

源党分明是有备而来,改造朱雀大街,设立羽林武学,风头不逊于张相公的泰山封禅之议,

翰林学士李岩在紫宸殿上一番奏对,平心而论,极有见地,但李林甫李岩父子,不过是有才无德,心术不正,诡计多端,投机钻营的小人,他们事先必定知道皇帝今日要去待漏院微服私访,故意陷害恩师张说。

我张九龄正直磊落,胸怀坦荡,就是瞧不起李林甫李岩父子的人品,脸上老是一付笑眯眯的表情,其实口是心非,不过是蝇营狗苟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