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工艺是这个,脑海中有记忆,可原料比例,煅烧温度,具体的工艺流程没有反复的摸索实验,能弄出来?世上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瞧着正在卖力地施工的劳工,李岩知道,让他们吃饱,才有力气干这体力活。

这会儿是工部员外郎,李岩边走边大声赞道:“父老乡亲活干得好啊,每十日按工程质量,工程进度选出前三,用山中仙酿和红烧肉奖励,徭役服完后,每组里挑一些好手,留下来作为技术骨干,工钱。”

周围的民工听见了,一片欢腾,士气大振,甩膀子干活的势头来得更猛。

“一个月多少工钱?”一个愣头青怯怯地问。

“一个月两贯起,手艺高,有带组能力的更高!”李岩大声回答道,转过头来,吩咐工部司主事吉温:“将我说的这个呈报工部,晓谕所有的劳工。”

那愣头青耳朵尖,听了后也不吭声,待工部一群官吏走了后,才将这个消息传给身边的中年同伴。

“那个少年官儿是谁呀,年纪青青就做到了六品官?”中年同伴问道。

“连他你都不认识,皇义子,少年探花郎,身兼数职,他说的话跟工部侍郎差不多。”愣头青神神秘秘地咬着他耳朵道。

中年劳工朝掌心吐了口唾沫,搅拌起三合土更加卖力,心中默念,咱啥也没有,就有一身憨力气,长安有那么多坊街大道,雨天泥晴天灰的,这个活计恐怕是长久的。

在朱雀大街东边的开化坊,一座三进的宅院内,朱雀大街工程部就设在这儿,与朱雀大街改造工程有关的工部官吏都在这儿现场办公。

李岩进了院内,点头招呼的官吏不少,可就没人上来攀谈几句,大伙儿都明白,现在忙,都卯着劲办事,工部排在六部最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个长脸面的事,工部员外郎李岩说了,朱雀大街改造工程,干好了,就等着升迁转任吧。他年满十五,就备受恩宠,身兼数职,还是皇义子,能没有两把刷子,跟着他前程似锦。

工部侍郎李林甫私下里还说过,大伙儿把心思用在工程上,就是对他们父子最好的支持,有几个送礼走门子的官吏都被调出了朱雀大街工程部,这一点,善于拉关系的李林甫倒是有干实事的能力,跟李岩想法一致。

对朱雀大街工程,李林甫也没少操心,整天团团转,不是到吏部去调人,就是到户部去拨钱,还要到京兆府调服徭役的民工,办起事来明快果断,思虑慎密,李岩见了,自是咂舌不已。史书上说他在开元后期任宰相时,每日处理公事到很晚,大唐开元盛世,想想一个庞大的帝国能运转顺畅,他的能力有多强!

杨国忠上台,几年就逼反了安禄山,把一个大唐帝国弄得千疮百孔,他能跟李林甫比么?两人高下立判。

忠还是奸,身临开元盛世的李岩从来就没弄清楚过,眼里看见的只有结党,踩人,打击异己,不择手段……

李岩端着茶,出了会儿神。一个风姿秀美的青年官员拿着一卷画稿过来,拱手为礼道:“李学士,这是我的街角游园画稿,你看看。”

“摩诘兄客气,到签押房去,泡上一壶茶,好好拜阅兄长的大作。”李岩会过神来,忙起身拱手为礼,全无上官的架子。

那青年官员着一身八品深青官袍,他就是赫赫有名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王摩诘,这次,李岩为了玉真公主,特地将他从济州司仓参军调回到京城任工部任主薄。

不过好像他与玉真公主并未复合,疏远得跟路人似的,有空我得去问问玉真公主,一番心意不能白废。

以王维中国山水画大家的造诣来设计这游园,哪还不是小菜一碟!

到了签押房,李岩迫不及待地展开画稿,但见林木掩映,断岸坂堤,小桥小置,景色清幽,几处主景是临岩古木,根断而缠藤,临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这是耐践踏的公共绿地,他把它布置成山水园林,唉,李岩暗叹,只有自个儿动手,天生的劳碌命。

“小李学士意下如何?”王维见李岩不置褒贬,心中有些惴惴,又有几分自傲,自己可是进士及第,难道水平还不如一个制科出生的?

偷眼瞥见王维神色中带着一丝儿清高孤傲,李岩心里明白:“好!摩诘兄的山水画当开一代画风,这付水景图画得极有神韵!”

这话听起来不大对劲,李学士要我画的是街角游园图,这画稿设计到底能不能用?王维心里着急,小李学士,你倒是回个话,免得我一番心思白费!

“这个画稿设计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