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不到半个时辰,李岩和冷霜儿就策马过来,前后看了看,四下无人,才进了这座不惹眼的普通院宅。

“禀主君,桃李蹊总管李俊送来消息……”刘五常躬身答道。

冷霜儿在一旁思索起来,李岩却对刘五常说:“太平道在朝中大臣府第埋下的暗棋是你布的子吧,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将他们联络起来,尤其是中书令张说那一党,霍国公王毛仲,太子和他身边的几位亲王。”

脸上露出害怕的神色,刘五常犹豫道:“长安还有太平道的两位神秘的真人,如果他们知道了?”

李岩从怀中摸出一物,非金非玉的材质,上面刻着神秘的符篆,刘五常低低地惊呼了一声:“贤良令!”

这是梅姬与我在床榻上欢好后,送过我的定情信物,李岩脑中浮现出梅姬那冰清玉洁的容颜,心中满满都是怜惜……后来才明白,这是太平道贤良师的传承信物。

“你不用亲自出面,对那些暗棋可用则用,不可用就另外派人盯着,看他们与谁联系?”李岩关切地吩咐道。

自己的儿子跟冷锋寒一起,在卧虎城训练,日后前程似锦,我还怕丢了这具残躯么?何况有了贤良令,李岩就是太平道正儿八经的第三十三任贤良师,刘五常毅然点了点头。

“霜儿,想好了取兵书的法子了吗?”李岩转身问道。

“嗯,我带几名忍卫夜里潜入太子东宫,用声东击西之计,调出东宫守卫,然后取了兵书,趁乱逃出……”冷霜儿考虑得很仔细,怎么接应都安排得妥帖。

霜儿背着个大包裹,在翻越宫墙的时候被东宫守卫的劲弩射落,几名东宫守卫冲上前去,一阵乱刀劈下……李岩脑子中想着这样的画面,心里一抖。

这事得考虑周详,确保霜儿万无一失,天长节一过,她们姐弟就要正式拜高力士为义父,这几日到高府去,膝下承欢,颇得高夫人的疼爱,出不得一点漏子,李岩紧拧着眉头,沉思良久。

七月十六,天上星光熠熠,一轮圆月恰似玉盘,星月光辉泻了一天一地。

突然,几条黑影如灵猫般闪到高墙下,为的甩出一条绳索抓勾,越过高墙,勾住了东宫院内的一株老槐的枝头,上面裹着棉套,竟没出一丁点声响。为的灰衣人身手敏捷,纵身而起,如灵猫般翻上了墙头,跃到了浓密的树枝上,随后的两个灰衣人影也紧跟着也上了树。

隐约间,皎洁的月光透过枝叶,照在那灰衣人的脸上,虽然蒙着布,但一双灵活的星眸,分明就是冷霜儿来东宫执行任务,难道还是她亲身犯险,前来偷盗兵书?

她随手拿下挂在树干上的棉套抓勾,收回丝绳。将一具卧虎城改进了的短小手弩,负在背上。

对着这狭长的太子东宫,冷霜儿仔细观察起来。夜晚忙着抄书,房间必定有些灯光透出。

李岩所说的书房位置,一片漆黑。而太子的寝殿北侧,一处偏殿,二更天都还有灯光漏出,八成就是那儿,冷霜儿看了看天色,心里这么想着。

身子一动,冷霜儿正要下树,耳边听到同行忍卫出了一声蟋蟀叫,这是示警,冷霜儿正不上不下,抱着树枝大气都不敢出。

两名巡夜的东宫守卫,提着个灯笼,往墙角方向来了。

一阵“哗哗”的水声响起,冷霜儿脸儿一红,原来他们躲到这儿来撒尿。

待他们走后,冷霜儿和一名忍卫高窜低伏来到太子寝殿北侧,透过碧纱窗偷眼望去,果然,几个东宫属官正在埋头疾书。

冷霜儿回头拍了拍忍卫的肩,指了指里面,示意他离开,瞧着忍卫原路返回,自己轻轻挑开碧纱窗,观察了片刻,闪身进去,矮身潜行,如灵猫般到了床榻后,听着寝殿内有无响动。

“我们在太子侧妃这座寝殿中白天抄书,晚上抄书,真累死个人了,你说抄就抄,还叫我们改得模棱两可,这活没法干了,拖了这么久。”一个东宫属官打着呵欠,满腹牢骚。

“唉!抄写到三更,大伙儿将书稿放进藤箱,歇息去吧。”太子洗马摇了摇头,太子这样做,违了圣旨不说,心胸器宇格局太小,行军打仗就凭几本兵书,就能无往而不胜?

见无人注意自己这边,冷霜儿取出手弩,射出棉套抓勾,轻盈地攀上了梁,趴在梁上等了好久,才瞧见下面东宫属官开始窸窸窣窣装书,烛光明明,瞧得清楚,那藤筐快装满了,被两人抬到一个三彩柜里放了起来,上面还覆盖着几件冬天的狐裘。

120。盗兵书(下)

冷霜儿待偏殿的东宫属官走后,溜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